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节 封豨(3 / 5)

其实真实的情况只有善无畏与李旭两人清楚。

善无畏是得势不得分,虽然打得红火热闹,不过击中皇帝的时候就要承受越来越强的赤地真气反击之力,掌中蕴化的雷霆电劲并不能渗入虞国皇帝的五脏要害,伤其根本。

李旭这边一直被动挨打,虽然用了个“反甲”的战法硬扛,但却摸不清善无畏掌法中的奥妙,一时之间双方形成了僵持的局面。

眼下的战场之上,到颇有些华夏春秋时“致师”的意思,双方的核心人物先在两军阵前决出个胜负高低,两边的大队人马都在那里看着。

不过其实却有些不同,神策军那边下马固守,而尚东赞则缓缓布置,身后的掌旗官将战旗依次晃动,周围的兵马将李旭统带的神策军里三层外三层的围了起来。

尚东赞的本意,乃是等到善无畏与李旭之间的战局出现变化,便全军围上,将这三百余骑兵彻底剿灭干净。

李旭若是败亡,这三百人不过是嘴边的肥肉,张张嘴就能吃进肚里。

皇帝若是能够击败善无畏,也能利用这三百多名虞国骑士给他当累赘,若是这三百人死个干净,没了记挂的虞国天子只怕是要将自己给生吞活剥了。

行船走马三分险,更何况是战阵之上的搏杀?吐蕃大相当然是要多个心眼才是。

李旭却不知道善无畏的这一路武功路数,乃是天竺高手龙树所创的释教妙招“不空如来藏”,这路招法与道门所谓“大衍之数五十,其数之用四十九。”颇有相似之处。

这套武功路数,不拘泥于任何一种招法形式,但凡刀剑枪斧、拳掌爪指尽可化用。

其奥妙正在取“不在此岸,不在彼岸,不在中间。”之意,招法似是而非,似非而是当年释圣百丈怀海曾在那烂陀寺见过此招之后,称之为“直指涅槃之无上妙法”。

譬如现在便是掌在,肉不在,劲在,型不在。

肉眼与波动所能确定的位置上,并没有善无畏的肉掌可给李旭的大斧和铁鞭去反击,然而李旭却能在善无畏肉掌击中自己的时候发动反击,以赤地真气反伤善无畏,这其实是善无畏修行未到的缘故。

龙树的“不空如来藏”乃是直指佛门无上境界的根本法门,抬手以“缘起性空,一切皆空”入手,渐次第至“相续而生,终究不空”之处,最终化成“似空非空,非空非有”之妙处。

若是善无畏将“不空如来藏”修行至大成,就不会在肉掌击中李旭的片刻将掌终究落在实处,李旭那时便是想以赤地真气反击都不可能。

善无畏运掌如飞,心中颇为发愁,他其实现在已经势成骑虎,虽然看似打得虞国天子毫无还手之力,其实一直暗暗受着那霸道的赤地真气侵蚀。这绯红真气性质特殊,霸道刚烈到了极点。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