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与南宋同行> 第三十一章 大宋红水溪工业园区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一章 大宋红水溪工业园区一(3 / 6)

大宋时期,公务员的收入不菲的,但是还不是为了当上它而不顾一切的。

对那些士人来说,就为了工资而整天和别人论争买卖货物的大小多少来收费,真是让人感到无耻了。

再说了,这个时空士人的生存方法很多的。

大宋到了南宋时期,赋税成为最重要的经济来源,特别是其中的商税。

地方税收的情况直接决定了官员的前途,可是有时候有水平的士人不愿意干这个职业,没有水平的人又干不了。

所以在一些中小县城里,只能由县令之类的人兼任了。

胡进县令当然不能下到基层去收什么过税和坐税,他在这里主要实行买扑制。

现在临安县城的经济体量还是太小,他都没有雇佣什么拦头帮助收税,只是让县城里各个行业中的大户承包每一年的税收,以他们为主体征税。

然后允许那些大户们向着同行的其它商户征收。

这样的办法,胡进县令是省事了,但是税收总额也不会太高。

所以上级对他的考评也一直是平平,没有啥能减少磨堪时间的业绩,更别说直接升迁了。

可是对这一些,喜好禅学的胡进县令也不是太在乎,说得过去便成。

所以当穿越走私者们在质押或购买货物时,这些个期间发生的税物,人家商家早都事先缴纳过了。

到了南宋时期,大宋政府历史性的彻底实现了货币制税收。

张国安事先问好了他开办作坊所要缴纳的税种,算了算,竟然有十一二种,加起来也是不低呢。

有些税种名字还怪呢,他一一都问清楚了后,愤怒地想,我这还没有要打官司的意图,这里的法制建设费就要先交了!

但是那个帮忙办理登记的牙郎马云却骄傲地说:“胡进县令一心向佛,某县是税种最少的县城了。”

了解了真实情况后,张国安和王德发也不得不认同这一点,他们这一路都没有遇到所谓收税的“拦头”,不是他们幸运,而是人家胡进县令没稀得设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