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阵子,福建沿海兴起了私人走私台湾蓝油的风气。
这个与台湾施行的渔业帮助政策有关。
蓝油是指台湾当局提供给渔船专用的渔业补助用油,是在普通柴油中加入蓝色添加剂,使油品颜色呈蓝色,因此俗称“蓝油”,以区别于普通柴油。
台湾的柴油价低,补贴大,他们当地的走私头头先向台湾渔民收购剩余的补贴油证,然后向台湾石油公司统一购买“蓝油”,再将其贩卖给大陆。
这里面可是利润巨大的:走私头头手里的台湾蓝油一般5000人民币出手,大陆这边的油价将近8000人民币。就算大陆这边也有补贴,但是少很多,发放还慢。所以这里面的利润动人心啊!
可是现在,谁也没有能量做到当年的厦门赖老大那样派头,能和重量级挂钩,几万吨的搞。
于是,广大走私分子与时俱进,采用蚂蚁搬家的形式,几十吨几十吨的来,极少有超过二百吨的。
大家都这样搞,不算是新鲜事儿。
万士达算了算这里面的成本和利润,决心投身于这个很有前途的事业中。
他果断卖了贷款买的五百吨渔船,买了艘25米长,5米宽,50吨的钢壳船。
狠下了一番功夫改造它。
他虽然是大专毕业,但多年的一线工作,让他对小型船的改造了解很透。
他还把钢壳外贴上木板,这样雷达反射能降低一些,能貌似木壳渔船。
常柴220马力的船用发动机不要了,他换上了去报废车厂淘来的日本重载车400马力的柴油发动机。
起落架是自己焊接的,重心也是自己反复调整的,重新换了冷却系统,同时千辛万苦地调好传动配置。
这个小型船一次能装20吨的柴油。
当时费时费事都不怕,只要省钱。他还给油仓设计了一套遥控自动抽油泵设备,这是他用车库门遥控装置改造的。
他计算了一下被缉私艇发现到追上的时间,还可以,边跑边能把原油抽到海里十吨左右,那样就只剩下十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