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硝化反应对温度、湿度、洞穴周围的植被都有要求,南洋岛屿这三个条件生成环境都比较好,茂密的森林提供了钾离子。
巨型蝙蝠洞必然依托大型岛屿或者大陆,又以喀斯特地形的天然洞穴较为常见。在越南、菲律宾和东印度群岛有很多这种洞穴。
蝙蝠粪中不光有硝酸钾,还有硝酸钠,硝酸镁等其他硝酸盐,如果要得到制造火药的火硝,还得加入草木灰进一步结晶提纯。
硝化反应所产生的代谢物与水蒸汽结合形成大量氨气,氨气浓度稍高就能使人致命。巨型蝠洞共同特点是位于深山老林。大量聚集的蝙蝠会引来很多掠食者,毒蛇与蟒蛇于其中最为常见。
若要采出足够的蝙蝠粪,很多时候运输也是难题。人在潮湿的森林中容易生病,这就让开采巨型蝙蝠洞需要的人力成本很高。
曾樱与守序有各自不同的比较优势,守序相对缺人,曾樱相对缺钱。琼州富庶,开发潜力也很大,但曾樱缺少对外支付的硬通货。对守序来说人力成本太高无法实施的项目,曾樱也许可以试试。
光在琼州调查不保险,曾樱问道:“如果我想完全控制一处南洋蝠粪产地,你觉得哪里为好?”
守序笑了笑,“中丞,完全控制是什么意思?”
曾樱低头喝了口茶,“当然是能驻军的地方。”
曾樱当年在福建为官,对南洋诸国有所了解,但对错综复杂的外交关系肯定不如守序熟悉。
如果只是单纯商业开采蝙蝠粪,那菲律宾,越南,暹罗和马来半岛,甚至苏门答腊和南婆罗洲都可以。
曾樱担忧的是,海上运输成本高,他肯定不能用宝贵的商船吨位运蝙蝠粪回海南。最好是能在当地做初步提纯,运输成硝回国。这就有个关键问题了,硝石是战略物资,小规模的运输不会有太大问题,但量一大,可能会引起当地政权的关注,万一该国派兵控制火硝产地,这就又有为他人做嫁衣的可能。如果事情搞成这样,那还不如直接购买印度硝石呢,反正都是花钱买,印度硝石还省了麻烦。
只有驻军能控制产地,现在琼州肯定没有兵力往南洋派,曾樱想了解武力入侵南洋有多难。
守序随身携带的行李中,除了衣服,最多的就是地图。让人找来南洋诸国地图,守序在其中一处地方敲了敲,“我派不出多少兵,只能靠你们自己去。”
联邦财政和兵力维持现有国土已显得紧张,再去婆罗洲战线就拉得太长了。明军若有兴趣,守序不介意帮个忙同时分杯羹。
挑战南洋大国不可取,暹罗越南不用考虑。菲律宾和爪哇是洋夷的地盘,也可以排除。苏门答腊比较发达,亚齐和米加南保不易欺辱,苏拉威西岛的望加锡则太远。其实就剩下一个地方,北婆罗洲。
婆罗洲岛上高耸的山脉形成了分水岭,东北西南走向的大山将婆罗洲切割成两个没有陆地交通联系的地域。习惯上称为南婆罗洲和北婆罗洲,就是后来印尼的加里曼丹和东马来西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