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1640四海扬帆> 第9章 以勤王的名义调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章 以勤王的名义调兵(2 / 4)

鲁监国在北方隔绝了建虏,让隆武帝得以腾出手,他有些机动兵力。隆武号称五路北伐,声势一度浩大,这位皇帝的调门很高。

守序挺欣赏这位皇帝,并不是说他那些高调的宣传攻势。宣传与实际之间总是存在差异,时间一长很多人都觉得不对味了。

曾樱对皇帝颇有些微词。

守序很理解隆武,宣传是成本最低的攻势,隆武也是迫不得已。

这位皇帝其实非常清醒,他从未被自己那些高调的言语所迷惑。皇帝派黄鸣骏张鹏翼驻衢州、杨文骢刘孔昭驻处州、朱大典蒋若来驻金华、卢若腾贺君尧驻温州,以浙江南四府的钱粮就地养军,作为福建北面的屏藩,再以黄斌卿遮蔽海路。其实这几路都不是为了北伐,而是守御。

隆武将他全部的机动力量都投入了江西。皇帝的战略很明确,打通江西,与湖广何腾蛟连成一线,继而出湘江、赣江入长江,控制徽宁池太,从上游威逼南京。

隆武所有的战略部署都是按照这个计划在执行,江西是其中的关键。

守序站在隆武皇帝的角度,设身处地想了想,即便自己处在他那个位置,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了。海路不靠谱,长江要害在上游。

隆武皇帝很有主见,他吸收了许多重臣,广开言路,可那都是做做样子,根本就没打算真听他们的。

曾樱说到这里,对皇帝多有批评之言。南明主弱臣强,大臣骂皇帝不用忌讳什么。

守序却不以为然,所谓重臣,他们的声望和权势来自门生故吏,也就代表着某个山头的利益,全听他们的事情肯定要搞糟。

江西没有什么真虏大军,基本都是绿营。主要的绿营兵有四部,江西总兵金声桓、副将王得仁、山东总兵柯永盛和高杰养子高进库,其中以金声桓兵力最强。

建虏英亲王阿济格解散了左梦庚的大部分军队,做法过于直接和粗暴。左镇的军队一半又投入了南明各军,以湖广最多,整建制转为明军的就有曹志建等部。剩余的兵大多被金声桓收编,金声桓区区一总兵,现在却有3万大军。

王得仁是投降的李闯余部,留起辫子后显示了强劲的战斗力。高进库也不必怀疑,高杰部的战斗力没有差的。

福建有北西二关,北为仙霞关,西为衫关。

郑藩两部主力,郑彩与郑鸿逵,郑鸿逵虽然本人留驻仙霞关,但他把一大半战斗力量都派去了江西。

郑彩则与张家玉的广东兵合营6000人,翻过衫关在广信、建昌一带与金声桓交战。张家玉和郑彩进入江西初期颇打了几个胜仗,可惜后继乏力,郑彩与张家玉遇到了明军普遍的问题。与建虏刚几波正面后,他们积攒的弹药军饷很快耗尽,后方缺乏补充。今年正月,郑彩的兵就无饷了。

在金声桓源源不断的增援下,明军步步后退,直到郑彩退回福建,留下张家玉。郑彩也不是逃跑,他退回福建休整一个月再入江西与张家玉汇合,这次他们打了个大败仗,被王得仁彻底击溃。

曾樱很遗憾,他与郑芝龙关系好,但郑藩陆军战绩不佳这是事实。

守序换了一杯新茶,轻啜几口,郑彩的行动很耐人寻味。从目前的迹象能判断出,郑彩显然比郑鸿逵对建虏作战积极性更高。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