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爷悄悄摸出手机,打开全国各大分部科信处处长及副处长,还有总部科信部几位部门领导都在的聊天群,然后再打开摄像头,对准了沈崇的背影。
鼠爷开始打字,“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沈哥说他只要三天就能日天,我现在觉得他很谦虚。”
手机屏幕上跟出来一连串的感叹号与省略号。
大家觉得挺扯淡。
其实昨天下午众人就得知沈崇临时介入这项目,但当时大家没当回事。
真不是他们看不起人,而是几乎所有人都断断续续间歇性的参与过,知道这事的难度和工作量。
众人感觉沈崇被坑了,等他发现上当受骗自投罗网之后,就会苦哈哈的向领导求情,表示放弃这项目,然后转而当苦力做点别的什么小项目勉强交差。
与鹿部长打过交道的科研人员认为这才是她的真正目的,先坑人,然后人家不行了再松口了给他换项目,还能让人感恩戴德。
阴险……哦不,集智慧与美貌于一身的鹿部长把这套玩得很溜。
鹿部长自己也这么想,不然当初她和别人聊天时就不会说沈崇自投罗网。
然而现在才过去一天半,他都已经干到最后一步了!
哥你为何如此吊?
且不论沈崇这最后一步能否做到,他从昨天到现在完成的工作已经拥有不小价值。
诚然,他这套编程和思维模式算不上开创性,并未走出条前人没想到的路。
类似的构想在斩妖科研人员里早已不新鲜,甚至正以缓慢的脚步一点点往这个方向推进。
但是,在同一条路上,沈崇用不到两天的时间走得比别人更远,更深,往前迈动和拓展了一大步!
科学与创新的本质不仅仅在于开拓出新的道路,在原有道路上推进同样价值连城。
“真夸张,之前咱们看完这11650篇文章得要好几年,我让我的学生整理文章都快三个月了,也才完成不到一千份,都还只停留在数据表的程度上。他倒好,两天不到,啧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