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看了,马老师用调音王做了几首曲子出来,造成了些影响,但应该没大碍。怎么啦?这几天我有点忙,没来得及注意。”
狐三姐叹口气,“可不就是这事么?我知道你忙着体能训练,所以没打搅你。今天看你有空了,觉得不和你说一声不行。不然你自己看看新闻吧,事情闹挺大的,但涉及到太多普通人,我恐怕不方便出手帮你压呀。”
沈崇嗯了声,再闲扯两句,关心下三姐的恢复情况,挂断电话之后就立马开始扫荡起新闻资讯来。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前些天还只是小有热度的调音王,短短十天时间不到,居然直接杀上微博热搜榜了!
还以为要几个月才能到这热度呢,结果只要了十天!
他有点低估了网络舆论的力量。
舆论这东西,很容易滚起雪球。
一旦雪球滚了上去,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能在四十八小时内走遍全国,遑论沈氏调音王这般强大到近乎划时代的产品。
马晓玲的工作室利用调音王一口气推出三首新曲之后,先在业内造成极大震撼。
马老师的水平本就极高,又掌握重器之后,拿出来的三首曲子的制作之精良、风格之迥异、节奏变幻之美妙,比以前的境界竟更有提升。
一时间,马氏工作室风头大起,把音乐圈里好几家同等规模与档次的工作室镇压到都快喘不过气来。
在普通人的商业艺术圈子里,很难真有什么不透风的墙,许多人旁敲侧击的打听下,沈氏调音王逐渐浮出水面。
有与马晓玲交好的也想买,奈何这事马老师说了不算。
还有与马晓玲有仇的,则开始在网络舆论上大肆抨击她,说她脱离了艺术家的本质,沉迷在粗制滥造的数码编曲中。
这样拿出来的作品,听起来是不错,但没有灵魂,这是要摧毁音乐界。
网络上的大讨论愈演愈烈,众人各执一词,各有观点。
讨论的范畴也很广很深,什么数码编曲与传统编曲的艺术性之争;过度借用数码编程,一条龙成整曲可能造成什么深远影响;那款很神秘的叫沈氏调音王的软件,到底是哪个姓沈的大拿带领团队做出来的。
什么都来了。
马晓玲见情况快要一发不可收拾,给狐三姐打了很多次电话道歉,消息毕竟是从她这儿透露出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