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庸说道:“德祖兄,你来得正好。你看看,我改良的蔡侯纸如何?还有,我写的字,能入你法眼吧。”
杨修看向了书桌上。
那雪白的宣纸上,写着“正心诚意”四个楷书大字,端庄大气,就和李中庸上的气质一样。
杨修的瞳孔微微一缩,惊讶道:“好纸,好字。中庸兄,你将蔡侯纸改良,以后,怕是不会再有人用竹简来书写了。”
李中庸说道:“竹简,太过于笨重,书写起来,实在是不方便。以前,形容一个人有学问,用‘学富五车’,其实,五车竹简,又能承载多少学问和知识?”
杨修眼睛一转,说道:“哈哈……中庸兄言之有理。”
李中庸问道:“德祖兄,你是无事不登三宝。找我有何贵干?”
杨修说道:“小事。咱们有些子没见了,我打算请你吃晚饭。我府上,新请了一位厨子,手艺不错。”
厨艺?
李中庸暗道,谁的厨艺能比得上师父?师父的厨艺登峰造极,出神入化,自己什么美味没有吃过。
“好。”李中庸说道,“晚上我一定赴宴。”
杨修抱拳道:“那某就等着中庸兄晚上大驾光临。告辞。”
…………………
傍晚。
李中庸离开太学,前往杨修的府邸。
杨修是曹cao)麾下的主薄,在洛阳城中有属于自己的府邸。
李中庸则是洛阳城官员中的一个另类。他是太学和国子监祭酒,可是不住府邸,反而就住在太学。
李中庸住的地方,是两个小房间,一个是卧房,一个是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