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永惴惴不安,回到营地。
在自己营帐独处许久,张永听到门口的侍卫通禀:“张公公,沈大人赴宴归来。”..
“行!”
张永将杨一清提供的刘瑾罪状揣在怀里,怀着复杂的心情去中军大帐见沈溪,到了地方才发现魏彬也在。
“魏公公?”
张永稍微有些惊讶,没想到沈溪居然会把魏彬带过来。
魏彬在张永跟前显得很拘谨,笑着打招呼:“张公公久违了,鄙人有一些公事要跟沈大人谈,酒桌上说始终不那么方便,这才到沈大人营帐说事。”
张永心道:“沈之厚不会神通广大到把魏彬都收买了吧?”
沈溪似乎有些醉意,道:“张公公来得正好,我等正要商议军功和安民之事,杨中丞未亲自前来,就由魏公公代劳。”
张永这才知道两人说的并非倒刘瑾之事,不由松了口气,心想:“这魏彬是刘瑾的人,就算他说肯倒戈,也不可信,不收拢此人最好……再者,到陛下跟前奏事,也不需要魏彬做什么!”
魏彬低眉顺眼道:“一切听凭沈大人做主,毕竟沈大人才是陛下委派前来宁夏平乱的正差。”
沈溪笑着挥了挥手:“没什么正差副使,都是为朝廷效命,且杨中丞比本官更早进宁夏城,此乃人所共知之事,本官会如实跟陛下呈奏……再者,本官建议朝廷重新任命三边总制,以杨中丞之功,担任此职最合适!”
历史上平息安化王之乱后,朱厚照顺势安排杨一清留在西北担任三边总制,维系了西北长时间的安定繁荣局面。
而沈溪提议,其实是顺应潮流。
魏彬陪笑:“沈大人的决定自然是好的……不过,沈大人如今还在宣大总制任上,由沈大人您总制三边是否更为恰当?毕竟您在此任上有着丰富经验,若您统御三边,恐怕安化逆王也不敢造次作乱!”
沈溪道:“一切均按照军功大小厘定,这里有本官草拟的军功名册,魏公公不妨一并看过!”
说完,沈溪把已准备好的军功奏请名单交给魏彬过目。
魏彬粗略看了下,才知沈溪虽然刚进城,但早有准备,过了半晌有些为难:“这突然间也无法全都看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