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云旭摇头,脸上满是爱莫能助的表情。
谢迁叹道:“不让进去也罢,但先说好,若旁人进去也要拦下来。”
全云旭道:“谢阁老放心,之前杨尚书已跟在下吩咐过,不会出状况。”
“唉!”
谢迁又是重重叹了口气,往大理寺衙门口看了一眼,心里突然有一股严重的失落感,好像什么事都不由自己掌握,身为首辅却又身不由己而产生的巨大心理反差。
“伙食那边也供应好,若有人生病,记得找大夫,同殿为臣,彼此还是需要照应。”谢迁最后如此嘱咐。
……
……
沈溪没露面跟皇帝求情,谢迁又碍于脸面没去找沈溪,等于说问题就此陷入僵局。
李梦阳等文官下狱,谢迁不着急上疏施救,看起来似乎有故意拖延之嫌,但实际上是他看到正德皇帝不过是想小惩大诫,并未有继续用刑的打算。
谢迁没有去内阁应卯,但又怕消息阻碍,便跟杨廷和说了一声,自己回到小院,一边可以派人去打探消息,同时还能让人及时找到他。
他本以为沈溪府宅当天会有很多人拜访,却未料当天沈家一片安静,不但门前冷清,没人继续前去围攻以便声援李梦阳等人,连三司衙门都没人找沈溪,如同对这件事完全漠不关心一般。
一直临近中午,谢迁才得知李登门拜访沈溪。
“他去作何?”
谢迁心里一阵纳闷儿,“工部跟此事没多大关系吧?好像听说工部郎中李梦阳是这次**的组织者之一,难道李是去捞人的?”
正如谢迁不解一样,旁人得到这消息,也看不太明白,不过总归有人觉得李这个尚书还算负责任,旁人都不愿意去沈家为属下说项时,他毅然去了,光是这一点,就给他的声望加分不少。
不过让外界所没想到的是,李登门并没有跟沈溪谈及救人之事。
李很识时务,他登门完全是身为工部尚书,很多事必须要问清楚才能放心。如今六部尚书外加左都御史,七卿中沈溪占了俩,左都御史和刑部尚书因为涉案不方便出面,就只剩下三人,杨一清已在奔走,深得仕林好评,至于礼部尚书费宏刚上任不需要做表面文章,如此一来李就不得不做点事,表明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