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延龄听到这话,立即怂恿:“陛下说得是,既然沈尚书屡屡化腐朽为神奇,能以一敌十,为何不让他亲率五千兵马往宣府?有他在,莫说两三万鞑靼兵马,就算是十万、二十万,要应付起来怕也不在话下吧?”
“对,对,沈尚书领兵,能以一敌十!”
“不对,是以一敌百吧……”
又是一群人跟着附和。
“瞎嚷嚷什么?”
朱厚照恼火地喝斥:“每次的情况都一样吗?哼哼,以一敌十,甚至敌百,说得轻巧,你们一个个都带过兵,为何不主动请缨?现在朝廷离得开沈尚书?朕制定的国策,需要沈尚书执行,两年后,朕还要沈尚书辅佐,陪同朕一路北上踏平草原,朕不同意沈尚书亲自领兵往宣府……”
或许是觉得自己把话说得太满了,朱厚照话锋一转,“就算沈尚书披挂上阵,也必须跟朕一道前往!”
张延龄道:“陛下,若要维持京师安稳,还要保证宣府此战获胜,派出适当兵马有其必要……但若不以沈尚书领兵,谁能胜任此差事?”
朱厚照恼火地诘问:“你去难道不行?”
这话直接把张延龄给呛了回去,为避免自己到边关吃苦,他只能低下脑袋,老老实实坐了下去。
朱厚照道:“现在谁都不准打断朕跟沈尚书间对话……沈尚书请说,你具体安排是何,到底要征调多少人马,又以谁领兵!”
沈溪道:“回陛下,臣认为举贤唯才,而不论军中资历高低。之前由兵部主导,从地方征调数万兵马换防京师,至今已有上万人抵达,臣以为,不如以这些地方征调的兵马为主,总共两万,出居庸关,往援宣府、张家口等处!”
朱厚照好奇地问道:“有这样一路人马吗?”
张懋有些奇怪,起身禀告:“陛下,征调地方兵马入京,不是经您首肯的吗?”
朱厚照笑了笑,道:“原来朕曾同意沈尚书从地方征调几万人马到京师来,这可真是未雨绸缪,怪不得沈尚书会以如此淡定的姿态说话,实在是早有准备,太好了!”
“沈尚书,就按照你说的,征调这路人马往宣府……对了,你看由谁来领兵啊?”
沈溪看了旁边一直低着头好似在思考问题的胡琏,道:“不如就以陛下提拔的胡琏胡主事为主帅,以王陵之王将军,还有以前跟随微臣南征北讨的家将马九为副将,带领这路人马往援宣府,不知陛下是否赞同?”
听到沈溪“举贤不避亲”,在场的人顿时有意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