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易手搭凉棚,定睛一看,却见山脚下的空地上,果然建有密密麻麻的石灰小窑。
“大帅可能有所不知,一般的石灰窑,烧制石灰的时间,至少需要两天,然后还要等窑内的温度彻底降下来,这又要十日左右,才能取灰。”刘士昌谈及他的专业领域,端的是神采飞扬,“我祖父发明了一种方法,只需要在窑内添加这种物料,三日即可取灰。”
见刘士昌想靠近李中易,竹娘本欲阻拦,却被李中易使眼色制止。
刘士昌凑到李中易的耳旁,小声嘀咕了一阵子,李中易频频点头,末了赞叹道:“这可真是高手在民间呐。”
在这个时代,但凡有些手艺的匠人,都会将家传的独门绝技,视若珍宝。
如果不是绝对信任李中易,刘士昌的秘技,除了传授给他的儿子以外,绝不会透露给任何人。
这时,奉命配合刘士昌的一名指挥,快步跑过来,捶胸敬礼大声报告,“禀刘总监督,第四批契丹俘虏押到,请指示。”
从什长到指挥,中间隔了副队正,队正以及副指挥,至少三级官阶。
竹娘注意到,刘士昌面对职务远高于他的指挥,却不像方才见李中易的时候,说话都不利索。
当着李中易的面,刘士昌从容下令:“挑土队还需要二十人,搅拌队尚差五十人……”将工作一一细致的做了安排。
李中易看了刘士昌的表现,不由暗暗点头,末了,就听刘士昌说:“临时赶制大门显然已经来不及了,恳请大帅允准,拆了城中将军府的大门和二门。”
“准了。”李中易的最后一个比较担心的大问题,就在刘士昌的建议之中,得到了彻底的解决。
本着用人要疑,却可充分授权,外加充分监督的原则,李中易嘴角挂着笑意,迈着轻快的步子,掉头往回走。
以前,李中易一直信奉,一个神话: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可惜的是,在极端现实的人性面前,这个所谓的神话,简直不堪一击!
如今,李中易之所以能称为高级政客,那就是解放了思想的结果。
绝对的权力,必然导致绝对的腐败,这是亘古不变的普遍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