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李中易大整肃儒生的时候,因为要收编范质一系文臣的考虑,暂时放过了杨炯父子。
可是,让杨炯没有料到的是,他的两个儿子非但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的四处宣扬反李思想。
结果,警政寺的人,也不是吃干饭的,随即就把杨炯的两个儿子抓了。
杨炯和李延清完全搭不上话,他左思想右想,只得来求刘金山帮着缓颊。
刘金山一听是这事,不由暗暗感慨不已,好好的日子不想过了,上一次都轻轻的放过了,这一次又来?
俗话说的好,泥菩萨还有几分土性呢!
更何况,李延清是什么人?那可是李中易豢养的两条恶犬之一,除了李中易的招呼,谁的话都不鸟。
当然了,如果事情不大的话,刘金山帮着说句话,李延清或多或少,都要给点面子的。
毕竟,刘金山是现任的内阁参知政事,未来的首相最佳人选,李延清即使不看僧面,总要看一看佛面吧?
“相公,若能救得小犬的性命,在下愿效犬马之劳。”
出乎刘金山的意料之外,杨炯这么高傲的人,竟然会跪倒在地上,苦苦哀求。
一时间,刘金山的心里,极大的愉悦感,几乎在瞬间爆棚。
刘金山当然不可能马上答应杨炯,开什么玩笑,李延清那小子只听李中易的召唤,给不给他这个面子,尚在两可之间。
不过,从内心深处而言,刘金山倒是很想收了杨炯这个门徒。
想当初,在杨炯的配合下,范质给李中易下了多少绊子?
所以,此事的解决,归根到底,需要李中易的点头。
刘金山是个聪明人,他在安抚住了杨炯之后,趁着第二日他在内阁值班的好机会,单独拜见李中易,把事情的经过完整的说了一遍。
李中易听完之后,不由微微一笑,说:“杨炯有小聪明,而无大智慧,既然你想用他,那朕就成全了他。来人,叫李延清来见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