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易深吸了一口气,淡淡的问赵匡胤:“你可知罪?”
“皇上,臣罪该万死,百死莫赎”赵匡胤早就等待着亲见李中易的机会,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他必须把话说完。
李中易冷冷的看着赵匡胤,他很想借机会宰了赵老二,以永除后患。
可是,李中易又有些期待感,永远失去了兵权的赵老二,又会有何等惊人的表现呢?
就在李中易举棋不定的时候,赵匡胤重重的叩了三个响头,哭道:“只求皇上饶过舍弟。”
尽管赵匡胤装得很像,但是,李中易依然一眼就看穿了他的心虚。
作为以前的好兄弟,实质上的对手,赵匡胤对于李中易的脾气不说了如指掌,也至少了解三分以上。
李中易属于吃软不吃硬的个性,你越是逼迫他,他反弹得就越是厉害。
当然了,以李中易如今的权威,宰了赵氏兄弟,并不比踩死一只蚂蚁更难。
之所以一直关着赵氏兄弟,既不杀,也没放,这主要是李中易没起杀心。
想当初,傅作义和平起义之后,因为种种原因又后悔了,想暗中搞事情。
可是,水利部长傅先生,手里没有一兵半卒,即使想搞事情,也属于典型的巧妇难为无兵之变。
由傅先生的先例想开去,李中易今天召见赵匡胤,其实是想把他摆到都水使者的位置,让他好好的为兴修水利,开渠筑坝,作出应有的贡献。
当然了,不杀赵老二,并不意味着李中会轻轻的放过赵家兄弟。
当着赵匡胤的面,李中易淡淡的吩咐道:“来人,把赵匡义交给内侍省都知康泽,阉了他,充作内廷小侍者。”
赵匡胤一听这话,立时心下大骇,慌乱之中,大声嚷道:“求皇上饶了舍弟,他还年轻”
李中易冷冷的哼了一声,淡淡的说:“死罪可免,活罪难饶,懂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