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达和拿着陪嫁的礼单,笑眯眯的说:“老夫还真没想到哇,老李相公的家底竟然如此的厚实,嫁孙女还真舍得下血本。哈哈,幸好大郎的身家颇为不菲,不然的话,单单是这整房的天竺紫檀家具,就不得了呐。”
“爹爹,大兄广有天下,富及四海,别说区区几百万贯的陪嫁,就算是几千万贯又何所惧哉?”老来子宝哥儿已经跟着李达和读书习字,启蒙了好几年,出口就可以成章,倒让听不懂的薛夫人笑得两眼眯成了一条缝。
李达和拈须微笑,老儿子出口就是大道理,连草稿都不打,他这个启蒙之师,岂能不得意?
这么些年征战下来,撇开黄景胜掌握的李记企业集团的家底不提,单单是历年抢来的金银珠宝银钱绢帛,就已经把十几座内藏库,给堆得满满当当的,已无多少空地。
黄景胜已经私下里上了奏章,打算将内藏库扩建到百库以上,以便储藏李中易的私房钱。
早在打进开封城之前,养活整个李家军的钱,都归李中易的私库支出。说白了,就是用抢来的财富、征收的高丽税和新征收的商税来养兵,完全和平卢的财政体系不搭界。
军方的人事权任免权、财政拨款权以及后勤辎重的调拨权,全都捏在李中易的手心里,内阁的相公们即使想插手军事,也找不到任何一个支点,只能是干瞪眼,完全没招。
自从李七娘那丰厚得极其过分的嫁妆送入老李家之后,一直陪在薛夫人身边看热闹的女人们,一个个既艳羡,又觉心酸,更多的则是感怀身世之卑微。
家底同样不薄的折赛花,虽然有些吃惊于李七娘陪嫁的豪阔,不过,她也就是吃惊而已,并没有过分的羡慕。
唐蜀衣就不同了,她当初跟了李中易的时候,不过是个地位异常低下的侍婢而已。
尽管李中易为了唐蜀衣掌家娘子的体面,私下里贴补了大量的嫁妆,但是,和李七娘的几百万贯家当比起来,差距也太过悬殊了一些
唐蜀衣难免有些心里泛酸,很不是个滋味,狗娃忍不住低叫一声,她这才意识到,居然一时忘形捏疼了儿子的手。
狗娃是个非常懂事的孩子,他既是李中易最年长的亲儿子,又常年待在唐蜀衣的身旁,自然是比谁都知道生母的心事。
唐蜀衣一直下狠工夫督促狗娃用心读书,就是指望着亲儿子,能够接掌他爹打下来的万里锦绣河山。
如今,李七娘还没正式嫁进老李家的大门,单单是陪嫁的家当,就将唐蜀衣追随李中易的老人儿,全都给比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