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如高熲、杨雄、韩擒虎、贺若弼等人,都受杨坚猜忌疏远,等杨广继位,又把杨坚屠戮剩下的元老们清洗了一遍,这次高熲杨素等人没有逃脱厄难,可以说被清理得很干净了。
没有功臣元老威慑四方,对一个泱泱大国来说,是一件很危险的事。
杨坚猜忌成性,与他北周篡权的来历有些关系,杨广在旁看着这几十年,很难不受杨坚的影响,父子俩在这上头可谓一脉相承。
贺盾轻声道,“阿摩,我很欣赏父亲,父亲很伟大,但伟人也有缺点,过度猜忌这一点,阿摩,你就尽量少学一点罢。”
加以甄别。
一个人如何能甄别出旁人的用心,便是父亲如此英明神武,大概也没猜出他心中所望,江山社稷之事,当真应了那句话,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人。
杨广心有思量,一语不发,贺盾唉唉问,“那阿摩,你觉得杨雄叔父对父亲怎么样,对朝廷怎么样?”
杨广知道她要说什么,但杨雄确实挑不出错来,便点头道,“叔父战功赫赫,忠心耿耿,待人宽和,是良将忠臣。”
贺盾听他这么说,觉得有希望,高兴道,“那你看,声望高是叔父用战功和鲜血换来的,父亲该不该疏远他?”
杨广看着贺盾的目光就幽深起来,“不该,不过阿月,我自认为礼贤下士,倚重幕僚臣子,没有哪里不妥当,你从哪里看出我和父亲一样的?”
这是不死心还想找出漏洞提高演技呐,贺盾摇头道,“阿摩你方才让我量力而行,和父亲一样,对这些为大隋殊死而战的将军将士们,没有感恩之心,阿摩,父亲若是想做一个更伟大的人,那么在政治上,就要有一颗容纳百川更为广阔的胸怀。”杨坚没做到,陛下能进步一点点,那就好了。
被自己的妻子影射心胸狭隘,并不是一件荣光的事。
杨广甚至维持不住这副温文尔雅的表情,脸上发僵,可她又坦坦荡荡看着他,目光里都是殷切和期盼,无半点批评讽刺之意,让他的怒气和难堪堵在心里发不出来……
杨广在脑子里将历代霸主雄主的事迹在心里翻了一遍,虽是十分难堪,但不得不承认,相比之下,他确实缺了一些东西,甚至还不如父亲。
贺盾说的也不无道理,譬如父亲,若非罢用王谊元谐等人,让他们心生怨怼,确实不会被刘昉卢贲利用生出这诸多事端来,元谐王谊,毕竟不是当真想造反,贺盾说的甄别说的定是这个了。功臣杀得多,弊端也不少,余下的臣子寒了心,不想造反,为自保,只怕也要谋划犹豫一二……父亲这两年对待这些开国功臣的做法,确实不大好。
不知怎么,杨广便想起前几日他嫌弃她身体干瘪的事情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