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那你就这么回答他们,就说我说的,春节之后我才能想这方面的工作。”
“为什么?”
“我在等一些条件。”
金光春无语,苦笑道:“我是琢磨不透你了!”
“那你就研究你的导弹吧!”
“呵呵……导弹也比不过你们啊!”金光春的声音听起来有些沙哑。
张鹏飞明白随着朝鲜老头子的身体越来越差,朝鲜内斗也越来越激烈。金氏家族与朝鲜内亲朴家的斗争到了白热化阶段,金光春身上的压力可想而知。
“光春,注意身体,上次见你……头发都有白的了!”
“呵呵,白得越来越多了!”金光春无奈:“我也没什么事,知道这个电话打也没什么用,你先忙吧。”
“老朋友了,续续旧总可以吧?”
“朋友?呵呵……希望吧!”金光春挂上了电话。
“朝鲜的那个将军?”看到张鹏飞挂上电话,张小玉问道。
“是啊,他们等不急了!”
张小玉笑道:“我可真搞不懂你,你现在的执政方针,这里放一炮,那里打一枪,到底想干什么?哪件事都干一半,为了什么?”
“这是一盘大棋,每件事都相互帮助、制约,以后你就能明白了!”张鹏飞笑得十分神秘。
张小玉眼看离机场越来越近,不再说话,拉着他的手臂紧紧贴在脸上。张鹏飞心疼地望着她,心里暖暖的。
穆喜之的文章引发了各路媒体的关注,还不等张鹏飞回到江平,电视新闻中关注时事和报纸的栏目就针对这篇文章展开了评论。评论员都议论穆喜之的文章表达了对改革的支持,同时也验证了改革并非抛弃了华夏的传统,而是一种进取。各种各样的评论围绕着改革展开,由于文章中提到了国企改革,大家自然而然就想到了最近双林省闹得比较凶的延春事件,大家都明白,穆喜之这是坚定不移地表示了对张鹏飞的支持。
穆喜之的这篇文章刊发的时机恰到好处,等于是代表官方终止了这段时间对延春问题的争论。别看穆喜之主要身份是学者,可是由于他被称之为“国师”,他的意见完全影响着当今判断和思路。由此可见,这篇文章针对性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