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巴军制订的计划,至少要用3天,甚至5天才能打下斯利那加,而在占领了斯利那加之后才是强攻查谟。
也就是说,巴军是按照3天的时间来为攻打查谟做准备。
当时,围攻查谟的巴军,有很多都还没有完成战前准备。
显然,就算斯利那加的印军投降了,巴军也不会在准备不到位的情况下发起攻打查谟的行动。
按照巴军的意图,如果能够像斯利那加一样,让查谟的守军投降,那就再好不过。
当然,巴军指挥官没有抱多大的幻想。
毕竟,查谟不是斯利那加,而且查谟离印度本土更近,因此守卫查谟的印军很有可能死战到底。
其实,斯利那加的守军不战而降,对印度当局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冲击。
打到这个时候,印度高层才猛然明白过来,巴基斯坦的战略目的是扫荡克什米尔,而不是攻入印度本土。
显然,在拉合尔这边,巴军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牵制住印军的主力部队。
事实上,巴军也确实牵制住了印军的主力部队。
对印军来说,现在是骑虎难下。
为啥?
放弃在拉合尔被围的18万将士?
显然,不管是谁指挥印军作战,都不可能做出如此大胆的决定。
在战场上抛弃18万将士,绝对不会得到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