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有部分jf-20没有喷涂隐身涂料。
结果就是,印度空军错误的估计了jf-20的rcs值,并不清楚这种战斗机的隐身性能到底有多好。
巴基斯坦空军只投入了12架jf-20,也跟zdk-05的指挥能力有关。
其实,当时还有4架jf-20在空中,只是没有参加战斗,而是在zdk-05附近,担任掩护任务。
如此一来,zdk-05也就只能指挥12架jf-20作战。
此外,zdk-05对su-30ki的探测距离,高达600千米。
也就是说,在su-30ki进入战场之前,zdk-05就发现了,而且立即把相关信息发给了jf-20机群。
相反,在印度空军这边,“费尔康”并没有及时发现jf-20机群。
要知道,“费尔康”对rcs值不到1平方米的空中目标,探测距离最多也就只有400千米。
200千米的差距,足够决定一场空战的胜负了。
很简单,在“费尔康”发现jf-20的时候,巴基斯坦战斗机已经占据有利位置,印军战斗机十分被动。
撤退?
显然不可能,来找事的是印度战斗机。
更何况,对方的数量少得多。
当时,巴基斯坦战斗机也采用的双机编队,而且是密集编队,所以“费尔康”最初认定只有6架战斗机。
有趣的是,“费尔康”甚至没有判断出那是jf-20。
根据较小的rcs值,“费尔康”认定那是6架第三批次的jf-17战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