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老板高兴,那就是最大。
再说了,老板当初给的理由多么亲民多么接地气多么充满人文主义关怀?
东海辣么大,朕想去看看。
嚯,于是修了一条“渤辽高速公路”?
不过要说真的就担心,与会文武还真就不怕什么。高句丽余孽现在也就是在鸭绿水上游南北苟延残喘,大本营平壤城是直接被磨垮的。
整个东北地区的扶余人,其核心人口遭受不可挽救的重创,跟当年的鲜卑人如出一辙。
而这场“结硬寨,打呆仗”,对唐朝腹心有什么影响吗?
毛个影响都没有,朝廷连征“辽饷”都没有,打呆仗的正兵还能拿到“征辽”补贴,是实打实的开元通宝。
这和很多边军不同,大多数的边军想要混到金银财宝,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成为西军,但西军并非人人都在程处弼麾下混;二是成为青海军,高原反应就足够让某些弱鸡当场死亡。
简而言之,边军想要拿到真正的“军饷”,必须拿命换。
北军现在同样没有“军饷”,但北军为什么淡定?因为北军都快变成“安北牧业公司”了。
“陛下,渤辽弛道东辽段已经开工,如今东辽段所征发民夫,多是契丹、奚人及靺鞨诸部,室韦、扶余甚少。”
马周同样把手里的一只螃蟹放下,然后正色道,“臣以为,当迁契丹、奚人进入朝鲜道,尽快开工朝鲜段。”
其中考虑,太直白,甚至有些赤裸裸。但马周是宰辅,不可能不为君主出谋划策。
“那渤海段呢?”
李董不置可否,反而又提一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