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组组员的倒计时响彻舰桥。
15秒后,舰桥前方的投影窗光影一闪,“座天使号”出现在“克哈诺斯”曲速拦截网外围。
画面上星星点点。航标的指示灯光汇聚成一条条光轨,注入边防曲速拦截网上几处出入关口,大大小小的舰船在航道中往来穿梭,或进或出,舰流如织,又秩序井然。
“克哈诺斯”作为图兰克斯联合王国的王都。与地方领主们拥有的恒星系统有着很大差异,这不仅仅表现在更加繁忙的交通与为数众多的巡逻战舰。就连曲速拦截网都有3层,包括最外面包裹整个恒星系统的第一层拦截网。位于第七行星与第六行星运转轨道之间更为精细的第二层拦截网,以及第五行星“那赛罗”与第四行星“卡布雷托”运转轨道之间的第三层拦截网。
三层曲速拦截网依据拦截设施的密度、制造工艺、核心部件科技水平含量不同,拦截能力不尽相同。一般而言,第一层拦截网与第二层拦截网足够应付主权国家生产的所有型号宇宙飞行器,可对曲速层级8.0以下飞行器进行实时拦截,能够扫描曲速层级8.5以下飞行器的入侵。
第三层曲速拦截网更加恐怖,能够拦截峰值9.0、谷值8.5的曲速飞行器,附带曲速探测设备的最大曲率波动扫描数值为9.5,就连唐方由“穆巴拉克”获取的星梭号穿梭机也无法穿透“克哈诺斯”的第三层曲速拦截网。
一般而言,曲速拦截网因为各台设备的资源利用率存在差异,在拦截性能上也会出现轻微波动,但是并不明显,振幅最高不超过0.2。
“克哈诺斯”第一层曲速拦截网与地方领主布置在所属恒星系统的边防曲速拦截网没有太大不同,7.x级的最大曲速拦截性能让它们可以应付绝大多数战舰。
“克哈诺斯”第二层曲速拦截网代表着希伦贝尔大区主权国家在曲速拦截领域的最高科技水平,采用基于零素粒子效应场的互调干扰技术对超高速飞行器的主引擎造成严重影响,以阻断目标的曲速跃迁行为。
这是近几年刚刚兴起的新型拦截技术,其源头正是伊普西龙曲速拦截设备。据不完全统计,整个希伦贝尔大区的主权国家中,蒙亚帝国在此项科学技术中的造诣最深,其次是苏鲁帝国,然后是查尔斯联邦,图兰克斯联合王国排行第四。
虽然该项研究已经由实验室阶段走向实际应用阶段,但是距离成熟仍有相当远的一段距离要走,尤其是零素粒子效应场的激发、增益、稳定装置,成本高昂,使用寿命也短,还是吃零素大户,以致如此尖端的曲速拦截装置并未普及,只在特殊型号的重型拦截舰及一些至关重要的空域有部署,比如图兰克斯联合王国王都所在的克哈诺斯恒星系统,比如蒙亚帝国的凯尔特恒星系统。
其实第一层拦截网与第二层拦截网的作用区域属于外沿郊区,第三层拦截网的作用区间才是整个“克哈诺斯”的核心。
如果说第二层拦截网代表着王国最高水平曲速拦截科技,那么第三层拦截网便是超越时代的产物。是的。它们的核心部件并非源自人类,而是正宗的伊普西龙曲速拦截设备。
所谓的“基于零素粒子效应场的互调干扰技术”,便是源自它们。
在赞歌威尔的指示下,图兰克斯联合王国的军工科研部门通过改造、修复、级联等方式,将可以运作的伊普西龙曲速拦截设备与耗费巨资研发的人造山寨设备组合在一起。便成为“克哈诺斯”的第三重保障。
正因为经过人为改造的伊普西龙曲速拦截设备与人造山寨设备性能存在极大差异,因此,第三层拦截网的曲速拦截水平振幅很大,远远超过普通曲速拦截网0.2的差值。
唐方手里拥有的“晨星号”、“星梭号”、大力神运输机都难以突破“克哈诺斯”第三层曲速拦截网,女武神护卫舰应该可以平安穿过,却会被侦测到曲速反应。甚至贝希摩斯也有暴露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