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下山的路春天几乎是跑着去的,不到十分钟的时间就冲到了村子里。
一进村,春天看到了蹲在村口大槐树底下抽烟的父亲。
“爸,”看着父亲蹲在地上伛偻的身子,春天喊了一声,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嗓子哽咽住了。
父亲只有四十多岁,正当中年,可为了一家人的生计日夜操劳,身体已经这样瘦弱。
“回来了?你就不能走慢一点?”春天的父亲春书立看到了跑得气喘吁吁的儿子,磕了磕手里的烟袋,站起身来笑眯眯地说,“就猜到你这几天会回来,你妈天天让我到这里等。回来就好,走吧,咱回家。”
春书立伸手接过儿子肩头的挎包,转身在前面走了。
春天望着父亲疼爱和责怪的眼神,默不作声地在后面跟着。
父子两个在村屋间穿行着,间或有村人跟春书立打着招呼。
“书立,儿子放假回来了?”
“老春,小天今年是不是大学毕业?该分配了吧?”
“还是老春有福气啊,儿子是大学生,能挣钱了···”
··· ···
面对村人们热情的搭讪,春书立笑眯眯地回应着,羸弱的身躯也挺直了许多。
春天跟在父亲后面忙不迟迭地给村人们打招呼问好。
6.
春天是石门沟子村为数不多的几个大学生之一,也一直是春书立的骄傲。
在春书立眼里,春天是个懂事、明理、好学的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习成绩一直都是名列前茅。
当年春天执意要报考东州师范学院的委培生,春书立也知道孩子心里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