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塞外平息之后,尉缭子才掉回咸阳城,只不过这个时候白起已经在军中建立起威望,尉缭子只好转向政务方面,任廷尉。
之后两人就维持着亦敌亦友的关系,准确的说两人应该是对手的关系,长平之战让整个天下正式认识了杀神白起,却根本不知道,长平之战其实是白起和尉缭子联手才有了那么大的胜利。
白起是属于正面硬刚的武将类型,而尉缭子,正如白起叫他阴险鬼一样,此人极为擅长战场外布局。
当时长平之战和白起对阵的本来是廉颇,廉颇只守不攻,哪怕是白起也拿廉颇这个乌龟壳没有办法。
当时可是秦国进攻战国,如果久战不下,秦国也只能被逼撤军。
可在尉缭子的暗中布局之下,赵王用赵括替换了廉颇,加上秦国又散布谣言说白起久攻赵国不下,让秦王十分不满,已经招白起回咸阳,秦国的将领被换成一个不太出名的人。
正是这样的谣言,影响了赵括,结果中了白起的埋伏。
真实的赵括,可不只是纸上谈兵那么简单,在长平之战之前,赵括在赵国也是有着赫赫战功的,就算赵王在傻,也不会找一个没有上过战场的人来当将军。
赵括在了解秦军的将领是一个不出名的人物,加上赵王的使者一直在催促他尽快打退秦军的进攻,才决定出击,最后战死在长平。
如果赵括知道对面是白起,或者赵王不那么急着催促的话,长平之战的结局还是两说。
所谓的战争从来都不是简单的军队厮杀,有太多的事情足以影响一场战争的胜负。
假如当初赵王没有用赵括替代廉颇,或者秦王真的临阵换将呢。
纵观赵国和秦国的战争,绝大部分都是败在临阵换将上面,白起对廉颇,王翦对李牧,都是如此。
这种事情正是尉缭子最擅长的。
不过这种事情有些上不了台面,所以尉缭子的名声并不是很大,但是只要是了解兵家的人,都会明白尉缭子的可怕,那是不下于杀神白起的人物,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超越白起。
大秦的影密卫独步天下,可很少有人知道,影密卫是谁训练出来的,尤其是第一批影密卫。
尉缭子,第一代影密卫的统领,正是他着手建立了影密卫,琴清在财力上支持嬴政,尉缭子则是在暗中训练影密卫。
以吕不韦当时在大秦的势力都没有发现影密卫的所在,正是因为尉缭子把影密卫隐藏在军队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