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小女和巧娘来吧。“
葛慧娘拖着萧巧娘,收拾起了碗筷,葛洪夫妇也没多说什么,只是笑了笑,便回了屋。
……
一路疾驰,杨彦很快来到荀府,再向人打听,得知在校场集结,于是赶了过去。
校场上,火光通明,百辆车排开,很多仆役来回奔走,把粮食、衣物、甲胄、兵器、弓矢、杂物,甚至还有些弩搬运上车。
所有的物资包括人员,都是荀氏自己出,由此可以看出荀氏的实力。
其实荀氏在士族中不算最大,如义兴沈氏、吴兴周氏,可以随意聚集起上万的兵员,其余顾陆朱张、济阴卞氏等高门士族,通常也能聚起几千兵马,这还不算琅琊王氏,除了在建康的王导这一系,王敦坐镇武昌,可发兵近十万!
其余大小士族,等闲都能拖个几百人乃至上千人出来,也难怪晋室会迫不及待的推行刻碎之政,这换了谁当皇帝都是脖子发凉啊!
“可是杨彦之?”
杨彦正驻足场边观看的时候,一名孔武有力的粗豪汉子走了过来。
杨彦拱手道:“正是,请问阁下……”
粗豪汉子手一挥手:“某荀虎,忝居幢主一职,受女郎之命安排你,你随我来。“
“有劳!”
杨彦一眼就看出来了荀虎是个不拘礼节的粗人,于是不再搞那文诌诌的那套,只客气了句,便牵着马,跟着荀虎走。
幢主是通用的职务,当时的军制以三千人为一军,设军主一名,幢主五名,队主十五名,往下例同秦汉,设伍什,如果是朝庭的编制,还会有将军号与校尉官名,而荀氏武装是家族部曲,统军将领没有将军号,就相当于现代,只是连长营长,没有上尉和少校的军衔。
荀虎边走边说道:“荀氏共有府卫六百,合一幢之数,某不才,受女郎赏识,擢为幢主,今次往郯城,便由某领一队之卒随同女郎,另有女郎亲领带刀侍婢百名,合计三百出头,你虽不入行伍,却须遵军令。“
”自当如此。“
杨彦点点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