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久,葛洪才现出了感慨之色,叹道:“寥寥数语,却是世间至理,贤侄有心了,制取豆油是个力气活,而袁耽年岁尚幼,要不明日老夫回乡,叫两户身强力壮的佃户过来帮手,如何?“
袁耽正愁着人手呢,顿时大喜施礼:”多谢稚川先生了。“
葛洪笑呵呵的摆了摆手:”无妨,无妨,按月给些工钱即可,如今天色将晚,各位都来寒舍罢,让我们尝尝用豆油烹调的菜肴味道如何。“
”嗯!“
众人猛一点头,纷纷收取东西。
杨彦也把锅底的豆粕收取,便与众人去往葛洪家,趁着女人弄菜,杨彦拿豆粕去喂马牛,虽然经过了两道加工,但是马牛都嚼的起劲,各吃各的,一点都不嫌弃。
当天晚上,葛洪家里摆开宴席,堂屋坐的满满的,吃着豆油做的菜,喝着可口的豆浆,每个人都眉开眼笑,尤其是袁女正与袁女皇,平时在家就吃吃麦饭和胡饼,何曾享用过如此美食,均是吃的腮帮子滚圆。
虽然儒家有食不言,寝不语的说法,但当时玄学兴盛,讲究个性奔放,也没人去理会,在说说笑笑中,几上的食物一扫而空,谢尚和袁家兄妹三人也告辞离去。
屋子里的气氛突然有了些怪异,鲍姑看了看萧巧娘,再看看杨彦,叹了口气道:“彦之,你既然与荀氏约好了,就早点去罢,别让人以为你拿架子。“
葛慧娘也道:”杨家郎君,一定要保重,巧娘我们会照料好的,你无须担心。”
萧巧娘的眼圈都有些红了,不舍的看着杨彦。
杨彦心里也有些不舍,不过他到底是男人,站起来抱拳道:“一两个月很快过去,巧娘你要照顾好自己,稚川先生、葛夫人、葛小娘子,告辞!”
众人纷纷站起相送。
杨彦又拱了拱手,便大步转身,牵上马出了葛洪家,向荀府驰去。
马蹄声渐行渐远,萧巧娘就觉得心里空了一块似的,泪水终于滑落了脸庞。
“哎~~”
鲍姑叹了口气道:“慧娘,你带巧娘回屋,收拾下,早点睡罢,这里交给你阿母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