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三国之孙氏强敌> 第二百七十八章 殿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七十八章 殿议(1 / 4)

年节除了夜宴图,另一个重头戏就是考学的文武榜颁发及任命,此次从文武榜脱颖而出,参加殿试的有是十二人。

司马孚、朱然、单福、孙皎、孙礼、冯习、典满、这几人孙策是念得出名字的,也大概知其本事的。

剩余五人中,倒还真有两人让孙策遗漏,最后被谢安和司马朗联名推选。

一个叫魏讽,一个叫潘浚。

孙策是真没听过两人名号,但用系统查阅之后,他也就明白为什么谢安要着力推荐,都不是普通人呐。

至于徐庶的假名,孙策没有去计较,只是在考虑该如何用他,这人是实实在在的文武全才,这里的武不是指武艺,而是带兵打仗的能力。

想起在某本书上看到他是弃武从文,而且这次考上来,也是以文试第一的身份,那就如他所愿,划到新的部号里去做个司马吧。

自从谢安回到临淄后,孙策就安排他去了预备役,认认真真的学习如何建立新的兵团。

就连名字他都想好了,就是中国历史上和岳家军、戚家军齐名的北府军。

北府军,正是谢安一手缔造的,虽说真正的建军者是谢玄,不过没有谢安,就凭软弱无能的东晋朝廷,是根本不可能有自己的武装力量。

当时的皇帝因为遗留的世家问题,一直在平衡几个大族的关系,打仗大部分是靠地方军阀,就像一个“名誉主席”,没有实权,要看地方大员的脸色。

比如荆州兵造反,皇帝老儿就吓得瑟瑟发抖,哭着喊着让徐、兖二州的军队来救驾。

为此,谢安感到无可奈何又深深的痛恨,之后才有任命谢玄为建武将军、兖州刺史、领广陵相、监江北诸军事,后来又兼任徐州刺史,最终北府军成立。

所以这么说来,让谢安统领北府军,也算实至名归。

北府中郎将谢安,军司马徐庶。

以这两人为领导班子,再搭上朱然、典满、孙皎,整个北府军大的框架是有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