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这就出现了很无奈的现象:想招人的地方求贤若渴而不得,学相关专业的毕业了找不到工作。
啥,你说让这些人下基层就行了,你自己肯不肯去做?
总不能指望那些学子,一个月拿那么千八百块钱的工资还满腔热情地燃烧青春吧。甚至有时候就这一两千块钱还得被扣,被压个一年半载的,你让人家怎么活!
所以,分配的不合理,国家资金投入力度不足的现状,这也注定这专业同样存在严重的结构性问题。
这样想着,徐毅也有了点想法渠道的事情其实还是可以慢慢解决。
果树栽培虽然不至于说“十年树木”这么夸张,尤其现在基本上都是栽种的嫁接苗,基本上养护到位,一两年就能见到效益。甚至还有像枣子这类奇葩的栽种当年就能开花结果。
但是再怎样,这果树的盛果期也不是一年半载就能达到的,在这之前自己应该能想到解决的办法。
不过这技术方面,自己就得尽早想办法解决才行。毕竟这东西自己没基础,想学也得及早才行。临时抱佛脚的话,只怕真的事倍功半了。
只要销路、技术这两方面的问题都能解决好了,其他的问题即便是资金也未必是多大的问题,毕竟自己有这空间在,总有办法解决的。至于别的方面,那就更就不是个事儿,完全可以在实践中慢慢解决。
养殖方面这样的问题同样突出,甚至还有个问题就是养殖业对资金的占用更高。
尤其是对于渠道和市场信息的前瞻性掌握也很必要,要不然哪怕诸事顺利也可能临出栏时,市场垮掉,那也难免亏得底儿掉。
更何况对于养殖业来说,这疾病防控问题更是重中之重。
就算人多了凑在一起也容易生病,更何况不管是生存条件还是饮食条件更差的禽畜。
那么多的禽畜扎堆儿一块儿,一场病下来搞不好来个全灭也不无可能,就连老话都说“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
所以,想要在这方面突破,也同样需要强有力的技术支持,甚至比对于渠道和资金的需求更高。
要不然不管投入多少,万一防疫工作出现纰漏,那就根本没机会等到市场的检验。一场疫病,绝对能坑得你连本金都收不回来,彻底被淘汰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