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糜家是一郡的大商会,背后的靠山也只是当地的郡守。
后来,陶谦上任徐州刺史。当时,他看到徐州匪患遍地,觉得要想平定这些匪寇,必须要有当地足够强的助力才行。
陶谦虽然是个老头,但他这些年可没有白活,无论经验还是手腕都颇为丰富灵活。之所以一把年纪却只当了个六百石刺史,纯粹是因为朝廷黑暗,他不屑于与十常侍一党苟且罢了!
他初来徐州时的况,并没有比刘表去荆州时好哪里去。刘表入荆州时虽然没有外援,但是他毕竟为宗室,份地位尊崇,又是当世名士。就算被当地地头蛇给抓起来,也不敢擅自杀害。
而陶谦就差远了,他平民出,名望不显,匪寇们若是抓到他,杀了就杀了,毫无心理负担。
刘表是匹马入荆州,他陶谦也不过就是多带了随从和家眷而已,这些人不仅算不上助力,反而还容易成为拖累。刘表孤一人可以东躲西藏,陶谦可没处躲去!
就是在这种恶劣况下,陶谦做得却一点也不比刘表差。
他一入徐州就公开会见徐州各方面的代表:代表徐州世家势力的陈家、代表徐州军方势力的曹豹、拥有丰厚财力的糜家,以及代表徐州最强的泰山诸寇的臧霸……
他凭借丰富的政治手腕,或是晓之以理,或是动之以,或是许之以利。将这些资源通通统归到他的麾下。
正是在这些人的帮助下,他才成功弥平徐州匪患,坐稳了徐州的位子。
其他人就不说了,单说糜家。陶谦对糜家的许诺就是:你现在资助我钱财,给我tigong军资。待我坐稳了徐州位置,你糜家在整个徐州就会有我替你保驾护航,帮助你们家成为徐州第一大商家。
而后陶谦并没有食言,就真的帮助糜家成为了徐州最大商家。
要知道这可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商业方面,徐州就相当于一块大蛋糕。你糜家要想分得其中最大的那一块,那么相应的,别人手里的蛋糕面积就会变小。
那些其他郡的商会也就罢了,他们都是商人,地位低下,被夺了蛋糕也没脾气。然而真正占据蛋糕大头的却不是他们,而是以陈家为首的世家,和曹豹他们代表的徐州军方。
世家经商自不必说,军方其实也是在做生意的!
毕竟在王朝末年,军队腐化,那些旧军阀们也不再想着当什么战争狂,而是渐渐演变成了另一种形式的财阀。他们手里的士兵们,早就不再以保家卫国为主业。这些底层士卒们被将领们当成了免费苦力,平时不去搞军事训练,反而弄起了副业:或是成立作坊直接赚钱,或是给其他商铺当打手获得利润抽成。一个个赚得盆钵满盈,早已不亚于一个大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