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法国投降后,仅仅一年的时间,这些控制在大英帝国手中的战略要地全部易主,自己和同志们梦寐以求的家园也换了个主人。
在轴心国的控制下,等待自己国家的到底是什么样的前途?古里安心中惴惴不安。
古里安心中惴惴不安,远在伦敦的艾德礼心中也是七上八下。
艾德礼的紧张来自于德国外交部转交的一封信,信是希特勒写得,希特勒在信中诚恳地询问他是否需要德国出面调停英国与日本的战争,尽早让英国人民早日恢复和平。
艾德礼犹豫再三,反复修改十七次,最终才写出一封自己最满意的回信,他在信中很委婉地拒绝希特勒的好意,表示要将与日本的战争进行到底。
因为有丘吉尔的前车之鉴,艾德礼不得不慎重,毕竟当初日本就是以英国拒绝日本调停,并侮辱日本天皇的理由向英国宣战,这才让原本对英国不利的战局更加雪上加霜。
现在,换到德国出面调停英国与日本的战争,艾德礼的第一直觉就是其中会不会有什么阴谋?德国是不是要用同样的手段挑衅英国?
回信写出后,艾德礼很是紧张了几天,直到接到希特勒的第二封信心情才得到平复。
希特勒在第二封信中对艾德礼拒绝他的好意表示遗憾,随后很是冠冕堂皇地期望英国与日本早日结束战争。
艾德礼接到这封信时,希特勒正在总理府里,与戈林并肩站在地图旁,盯着东亚和东南亚。
“日本人突然改变主意,拒绝执行与英国和谈的原定计划,他们想干什么?”
“我认为,他们想推迟与美国的开战时间,想趁英国现在最虚弱的时候多从英国人那里抢占一些利益,比如说占领澳大利亚,或是进军印度。”戈林说道。
希特勒抱着胳膊盯着地图,迟迟没有说话,直到戈林追问他。
“我有一种直觉,我们的日本朋友似乎是想要干一件震惊世界的大事。我的直觉一向没错,他们肯定是在谋划干一件大事,我相信我的直觉。”
希特勒的直觉十分准确。
九月二十五日,陈道忽然接到戈林电话,让他到柏林开会。
陈道走出柏林火车站,刚刚跟亲自前来接站的戈林坐上轿车,戈林便迫不及待地说道:“松冈洋右来了。”
“他来干什么?”陈道问道。
“他想知道,如果日本对美国宣战,德国会是什么态度?”(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