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种植成本太高,如今的农民还很贫穷,油布价格昂贵且不透光,而塑料薄膜生产不易,价格高昂,很难推广开,反季节蔬菜只能小量推行,无法普及。”专家就是专家,一针见血的指出了反季节蔬菜在古代的难以推行,这也是他为什么不曾研究这个的原因。
夏挽秋却只是个半吊子,她的初衷更是简单,只是为了挣银子而已,当然就没有那么多顾忌。
“大人若是能够找到红薯和土豆玉米的良种,倒是可以解决一部分的粮食问题。”夏挽秋则根据自己多年看小说的经验,给出了一些建议,像是吴司农这种专业宅男,恐怕是不会看小说的,对于她的建议,竟有些醍醐灌顶之感!
红薯在大晋朝已有显现,但茎块极小,虽然甘甜,产量却不大,并不值钱,若是能够培育出良种,这红薯也是能当粮食用的,救荒很是不错,不过这玩意并卖不上价,算是平民食品,夏挽秋从未考虑过种植,顶多就是收购一些回来,做点红薯干、红薯点心解解馋。
土豆和玉米她是听说过的,但并没有亲眼见过,说明是有的,只是在大晋朝并不流行,就像夏初的外祖家曾经送过的那些稀奇水果,因为地域限制,很难实现种植,所以只能放弃。
夏挽秋毕竟是女子,不可能亲自出去寻找种子,但吴司农却有这个能力。
果不其然,只花了一年时间,吴司农便弄回了许多在大晋朝非主流的作物,其中甚至包括了咖啡树,也移栽了许多果木,花了不少心思培育。
为了她的建议有用,龙心大悦的皇帝还亲自赐下了‘耕读之家’的匾额,算是意外之喜。
……蓦然回首,夏挽秋顿时惊觉,她这是从宅斗路线,彻底走上了种田路线了吗?
**
春去秋来,又是两年寒暑。
二月里,京里上上下下的人家都脱去了满身的素衣,换上了鲜亮的新衣,那些外出找活干得屠户们也重新拾起了老本行,杀鸡再羊的好不热闹。
夏初也松了口气,总算小郭和罗子不再来家里蹭饭,也算是放了她庄子上那些小动物一条生路……经常出去买是不行的,当然只能自家偷着养,只要小心一些,十天半个月的才少一只鸡鸭,倒也没有人会发现。
而帮忙养着这些鸡鸭的,自然是杏儿帮助她管理庄子的老子娘。
这种事情初时做起来提心吊胆,但次数渐渐多了,也就没什么了,只要小心谨慎些,并无什么妨碍……便是夏挽秋家里,也是那么做的。
夏挽秋缓过来,回到宋家之后,便辞退了奶娘,要亲自喂养儿子。不单单是母亲初乳对婴儿身体好,毕竟乳娘天天吃素,又哪里有多余的营养供给孩子呢?从夏初那边借鉴到了偷吃的‘秘方’之后,夏挽秋便决心自己哺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