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以,伴着庞义话音落下,刘焉不由得陷入沉思,究竟是要造反,还是要抱住儿子的性命。
说到造反,如今的汉室纵使有刘辩挽回波澜,可放眼全天下,仍旧无济于事。
遍地烽烟,不是他区区一个洛阳王能够制止的。
“三日后,我会尽量恢复身体,争取尽早将他赶走,再想办法将季玉迎回来。”刘焉道。
说到底,刘焉一方面顾及儿子的性命,另一方为了顾全大局,暂时将刘辩送走,待其他州郡燃起战事,独守益州的他再另行起事!
“诺,下官遵命!”庞义作揖施礼。
转念,庞义又道:“主公,下官认为,洛阳王代替天子来到蜀地,多半与刘表那厮有关!”
“刘景升?”刘焉嘴上喃喃,不由得想起刘表临走前,说的那句话。
“是的主公。”
庞义低声道:“关于车驾一事,早在年前便在襄阳传开,我猜——
他刘表定是唯恐被小皇帝知道,试图将脏水泼开,才会借着岁首的机会,汇报小皇帝。”
庞义得到可靠消息,私造车驾一事在襄阳传来,却不知这消息是如何泄露的。
俨然,倘若小皇帝刘协得到消息,定会处罚他刘表知情不报,甚至会认为他与刘焉同流合污,乃至是一条船上的人。
眼下,汉室风雨飘摇,小皇帝刘协还能相信谁?
即使刘辩一心只为汉室,可刘协不这样想——
王兄曾经是皇帝,先后除掉董卓、公孙瓒,推行‘屯田制’,收降数十万黄巾贼,大获数十万百姓的民心,这些足够让他刘协嫉妒了!
所以,在刘协眼里,任何人都不值得信任,自然会将刘表想象成窃取汉室的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