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月这时道:“这是敝门的道韵石。
此石本是一块天外陨石,内部天生就有道韵脉络,可以烙印武者的武道意志。但凡江湖上有宗师来此,都可以观摩这道韵石,也可以在上面留下自己独特的意志。
此乃当年师祖为了天下武学交流,而设立的。到了宗师之境,招式本身并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参考价值,但每个人对于武道的理解与认知,却可以给其他同辈以启发。”
李吾仙点点头,明白之前那道人说的是字迹是怎么一回事了。
体会天下宗师的武道意志,李吾仙自然乐意之至,他如今对于武道意志,也有不少感悟,闻言道:
“怎么个烙印之法,还请告知?”
那乾月道:“也是简单,门主可以用自身的武学,化为招式直接击打也好,或者在上面刻字也罢,都可以。建议前辈先可以观摩一下别人留下的意志,也许有些收获,也说不准?这也是之前恩师的意思。
恩师很看重前辈,觉得前辈受其他同道启发,也许在武道一途上,能走出另外一番天地。”
“难怪这洞玄子真人,让我来他们宗门密地学习阴阳无极功,原来学功法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却是借着这个机会,让我了解天下武学。看来此人若非是真正地对天下武道寄有厚望,就是别有所图。”
乾月说完,其余道门宗师,都是看着李吾仙。
那道清子道:“不过,李门主也要注意,不要贪多嚼不烂。这道韵石上都是一般传承大派的宗师所留下的烙印,感悟一两个问题不大,如果感悟太多,难免会对自己的武道意志产生影响。
以李门主如今决定修为,贫道建议门主挑选其中两三人,感应一番。
话说回来,这道韵石虽然在我门,然则我等几个,从来也没有人感应超过四个人,最多当年洞玄子师兄,感应了四位宗师的意志。”
李吾仙道:“这上面具体有多少人留下烙印?”
“太早的烙印,已经渐渐消失了,如今还可以感应的烙印,前前后后,有三十多位大派宗师。这些宗师中,有的宗师还健在,有的是百余年前的先贤,都已故去了。至于,烙印之法,与感应之法,其实都是一样……”
这感应分为三个步骤,分别为一见形、二晓意、三破障,与武道玄关,有些类似的地方。
所谓见形,顾名思义,就可以看到烙印之人的形体动作。
所谓晓意,则是深入体会此人的武道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