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洁就转脸看他说:“你还想给他们化解矛盾啊?”
刘万程就伸出手来抱着她说:“他们安稳地过日子,你也少了牵挂不是?”
徐洁就问他:“你打算怎么办啊?”
刘万程嘿嘿一笑说:“明天你就知道了。”
第二天,两个人天不亮就起来了,徐洁在这里睡不习惯。不一会儿工夫,二姑也起来,去灶房里弄饭。刘万程过去看看,却是糙米干饭和自己腌的酸豆角咸菜。
他就在灶房里帮着二姑烧火,顺便问些二姑婆家的情况。二姑父弟兄三个,还有个姐姐,却也是谁也不肯养老人。二姑心软,别人不养就得她养。
“这年头啊,谁心软谁倒霉!”二姑感叹说,“可是,我就是心里不落忍,明知道是麻烦,也懒得跟他们计较,打起来让老人为难。心里就劝自己说,这就是自己的命,我认了!”
刘万程就蹲在灶前,沉默好久说:“二姑,你得相信,好人总会有好报的!”
等大家都起来,吃了早饭,刘万程就和大家去了镇上,找到公证处,正式由人家写了一份协议书,大家签字,公证处出具了公证书,大家就又回到老屋里来。
这时候,二姑已经伺候着奶奶起来了,在堂屋里坐着。屋里有了炭火,奶奶感觉舒服不少,也清醒了一些。奶奶不记得徐洁是谁,却还记得大儿子,骂大儿媳妇坏,把儿子教坏了,忘记了爹娘,再不回来。
徐洁就跟奶奶解释,那时候他们家也穷,也得过日子,再说她妈早就没有啦。
刘万程就阻止徐洁,不让她说下去。奶奶都糊涂了,跟她说这个没用。
二姑却说奶奶:“你怎么这么说话,你大儿子哪年不给你寄钱来?没有他,咱们能熬过那些难熬的日子吗?”
奶奶就喊:“我不要钱,我要儿子,要我的绍基回来呀!”
总算把奶奶哄的安静下来,大家在八仙桌旁坐下来。刘万程刚才去镇上公证的时候,已经去银行取了钱出来。这时候就拿出一千块钱,放到大姑面前的桌子上说:“大姑,这是你的钱,你点好。”
大姑拿过钱来,数了一遍没错,就揣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