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了一些社团的事情,安吉拉盛赞学习之家,不是从金钱方面,而是这种模式带来的好处以及迎合互联网发展需要。
看的出来,安吉拉学姐非常有个性,拥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独特的看待事物的角度,同时也非常的健谈。
“明天晚上七点,会有一场私人晚宴,”安吉拉学姐显然知道格温的目的,聊到最后不出意外的说起正题,“是医学院的某项实验取得了成功,项目负责人是医院的一位副教授,同时也是哈德森教授的学生,到时候不仅会请哈德森教授,哈佛医学院的教授也会被邀请,每位教授都会被允许带两名研究生入场。”
“不是说私人晚宴吗?”文森不解道。
“你太天真了,文森!”安吉拉学姐笑着摇头道,“这不是一场晚宴那么简单的,这是项目负责人以及受益者发动的宴会,主要目的是为了壮大声势,彰显人脉,进而把研究成果商业化。”
任何研究项目,或者所得成果,都不是个人的,受益的都是大片业内人士,这也是编织人脉的需求,以及现实环境决定的。
而这个业内人士,当然不只是本校的人,还会有联盟成员,比如哈佛医学院和法医学院等,在研究成果公布之后,这些人会抢先拿到研究资料,在此基础上发出支援的论文,不断增强成果。
一份医学研究,身后跟着一连串的名字,每一个名字都会围绕这份研究,从各方方面去解读或者论证,带来的好处是无法估量的。
学术方面还是其次,关键是商业化,这里面涉及的利益太大了,而且竞争又非常激烈,所以把盘子做大,合作共赢才是最佳选择。
按照安吉拉学姐的说法,进入千禧年之后,这些心照不宣的合作就已经越来越密切,学校之间固然存在竞争,但更多的还是合作和交流,像这样的私人晚宴不仅是波士顿,就是哈佛也有举办。
都是以私人的名义,请的都是三五好友,带着各自的研究生,教授们分配利益,研究生们互相认识,以后就是一个战壕的兄弟了,大家你帮我,我帮你,互相抬高身价,互相刷名气。
如果有必要,也可以不断的抵制或者对骂,互相的反驳,只要有理有据,能在学术界打出名气就成。
文森听完之后,和格温面面相觑,感觉刷新三观。
而且,这里面的水也太深了!
仅仅是听安吉拉学姐这样说,文森都有些不寒而栗,如果真的参与进去,还真不知道该是怎么样的一个场景。
“等你以后攻读学位就知道了,”安吉拉学姐无奈道,“你想要读博士,就必须顺应这方面的事情还得作出改变,不可否认某些教授的确非常正派,但毕竟是少数,大情况如此,我们也无能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