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提议,我们应该答应他们的请求。”
第二天的会议上,心兰道。
“不,心兰殿下,请等一下,这么做摆明就是让我们的战士去送死,还是为的我们的敌人,这样做……”
即使不是心兰有意让权而用提议的形式,他们也要跳出来反对。
“不,我一个人就行,没必要所有人都去。”
心兰自然是考量过这一问题的,她也不会做牺牲士兵性命去帮助外国这样的“义举”。
士兵们愿意保家卫国,但不希望自己被当成谈判桌上的筹码,甚至是弃子。
这些她都懂,所以只好她自己来了。
“不不不不不,这发展不对,心兰殿下,你去也不行!”
“对啊,心兰殿下你不能离开大宋啊!”
“现在正值国家存亡之秋,国家需要你来坐镇啊!”
然而,众人更慌了。这些呆在中央的官员就是想着心兰不去,也不出兵,还能把事情给解决,或者干脆就不解决了,让魏国送死。
也不能说他们短视,只能说他们想的东西很多,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意见,有觉得应该形式出兵的,也有觉得应该狮子开大口的,支持心兰的也有,反对的大家都看见了……这也代表着心兰之下,他们没有结党营私,对于一个已经发展到中期的王朝来说,这种开国之风是值得提倡的。
但如此一来,就必须依靠领导者有出色的判断力,从中筛选出最好的做法。
毕竟,官渡之战的苻坚和袁本初都有一大批出色的谋臣,但最终败的却是优柔寡断的袁本初,就是因为他没能做出合适的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