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比直接指证咬实还狠的事。
哪怕现在于谦出来替丁一说话,王文也早就准备好,等着于谦出来,张嘴就咬的。
并且,所谓天才,谋后而定才叫天才,却不是靠着抖小机灵的,也不靠理直所壮。
王文绝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只不过大家都知道英宗和丁一的友谊,私底下经常有人用“带刀魏征”、“容城博陆”来代指丁一了。魏征便不必说,博陆侯说的是霍光,这意思是指英宗对于丁一,有着汉昭帝对霍光的信任。
所以大家一开始是不会跳出来的,但如果英宗和丁一之间这种极为难得的信任不再存在的话,那么,敢于跳出来的人,就很多了。王文也很清楚这一diǎn,所以他才咬得这么有节奏,步步紧逼。
他才不打算把这桩事拖到走司法程序,或是皇帝派厂卫去查证的地步。
证据他早就准备好了,埋掉丁一,就在今朝。
如今圣眷已碎,当下便有侍郎跳出来:“臣有本奏……”不过丁一离殿之后,崇拜他的那些低级官员,却也就按压不住,也有七八就跳出来,“臣有本奏!”、“臣有本启奏!”
前面那侍郎就火大了:“螳臂当车!”丁一今日是必定难以脱身的了,这些低品官员还要出来垂死挣扎,在他看起来,是一件极为可笑的事情。
不是人人都能为着信仰,坚守到最后,就在这位侍郎的低叱声里,立时就有四五人低下头,静静退入朝班之中,树倒,猢狲散是必然结局。
猢狲若是没散,又怎么叫树倒?
但却还是有两位按察御史毫不退缩,仍坚持说道:“启奏圣上,忠国公一心为国,十年之间,屡为大明征伐四方……”,另一位更是道,“若容城先生不可信,圣上凭谁可信!”这是诛心之言了,如果敌营十万铁骑之中救出英宗的丁一不可信,那么英宗能信得了谁?
可是前面那侍郎却不以为意道:“荒谬,王莾若有谦恭下士时!” 西汉王莾,为相之时是礼贤下士的作派,人人都认为王莾是良相,谁能料得到他日后是弑君篡位的人物?他的意思,是丁一当时的作为,并不能作为长久的信任的凭据。
那御史听着气得冲上去就给了那侍郎一拳,怒骂道:“斯文败类!竟为私怨而害国家干墙!呸!”那侍郎一时不备被打倒在地,但王文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这侍郎自然也不是,他敢出来,就是派系大佬diǎn了头,其他人怎么会看着他被打?
于是便有郎中出来给了那御史一脚,也将他踹倒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