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重启大明> 第二章 拯救两广总督(十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章 拯救两广总督(十八)(2 / 3)

六百发前装枪的子弹,按照滑膛枪一百米内百分之五十的命中率来算,也就差不多有三百发子弹命中,而且。并不是每个义军都平均被分配到一颗子弹,也就是说,三百发咬中目标的子弹,也许有一些是命中同一个人或马的。

望远镜里看上去,大约也就留下了二百来具的尸体。

但他们就溃退了,二三千人的义军。

十分之一的战损对于这个年代的军队,而且是纪律性很差的军队,已是足够的打击。何况这个年代是有战兵和辅兵之分的,也就是后勤人员——不论用什么名目,或是叫辅兵。或是叫老营,或是叫民壮等等,就是平时干后勤活计,打顺风仗时抄把家伙追赶溃兵的。

前面黑压压二百多人马,这些可全都是战兵。就这么倒下去突然没有了,这足以让他们恐怖和惊慌,如果单算战兵的话,这二百多人,恐怕就不止十分之一了,怕得十分之二或更大的比例。并且义军的长处,从来也不是阵列而战。他们也不是什么训练有素的骑兵,就算有马。

而他们的溃散与平日里跟官军打仗时的撤退是不同,撤退,是有步骤,有组织,有计划的。各自头领带着自己的人马,往各个不同方向化整为零。而这回突然被干掉二百人马,却就让他们变成了了溃退,浪潮式的回卷。

于是更大的挫败和痛苦就紧接着上演了。

这惨剧的根源,要从都峤山东北面出口的山腰上说起。那只有一百多心腹亲信的郑昂,当时被杜子腾和邢大合五人冲到二十步内,那三个狼兵持盾在前,杜子腾和邢大合四把左轮二十四发子弹,一照面就打翻了十来人;缩回盾牌后面躲了一轮弓箭,装好子弹起身来,郑昂带着心腹冲过来,这次离得更近,只有十米左右,这次二十四发子弹连续射击,几乎一下子撩倒了二十人,郑昂被惊恐的手下拉扯着,慌乱地逃窜入群山之中。

石璞的二三千边军铁骑,毫无阻碍地冲出了都峤山。

在赶回梧州府城的路上,正好撞着溃退的二三千义军。步卒对骑兵,又是提起速度的骑兵,无组织的步卒又有什么幸免可言?除了那些见机得快,马上逃窜入山的数百老底子义军之外,其他那二千来人,基本就是:被子弹驱赶向南;被骑兵驱赶向北;再被子弹驱赶向南。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在这一来一回又一来的过程里,耗尽了所有的血勇与运气。

不是死在子弹下,就是死在马刀或铁蹄下,活着的,那是运气好,直接在第一团的战*壕前扔了兵刃跪地抱头投降的——向南而去的,就算想投降也投降不了,那些边军被困了这么些天,那是一肚子的火,真个就这是见人就斩的,跪地也纵马踏过去,指望向这些边军投降活命,基本是不太可能了。

山地旅的二零一团在梧州府城外面用了饭,赶到第一团的阵地时,战斗已经结束。

他们在半路就遇到了文胖子和肥球率领数十精骑护卫着的石璞,正往梧州府城赶去,至少余下那二千出头的边军骑兵,石璞完全无心顾及,很豪迈地就命令他们归属毛驼指挥,甚至为了怕他们欺毛驼年幼,还专门跟领兵的参将吩咐:“这可是丁如晋的学生,前年就中了秀才,国家有难,方才随其师来广西领兵平乱,国子监里有名有姓的生员,广西事了是要回京去读书或是派任为官的!”为官,当然是文官了,也就是说毛驼是有功名的,不是军中的将佐,别以为人家年幼就摆资格。

那参将听着丁如晋三字,立时都脖子下意识缩了缩,后面那些话,其实有点多余了,刚刚看了“五雷正法”,丁如晋这个名字的威摄力,绝对已经能够使困谷里的边军老实下来了,哪还用得着后面那些说辞?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