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芳菱却撇撇嘴,颇有些嫌弃地说道:“老生常谈,没有新意。”
不过倒也没有再要求更换题目。
既然比赛的项目上她占了“便宜”,那在题目上也不妨让对方一步,到时候也好让对方输得心服口服。
早有伶俐的侍女送进来笔墨纸砚等物,铺纸研墨,恭顺侍立。
……
东苑的揽月楼里,韩彦跟着谭教谕应酬一圈回来,又被大家哄闹着作诗。
韩彦自然是谦逊地推让几番,见众人坚持,略一思索,便潇洒地挥毫泼墨。
“佳节令时,美景良辰。风流齐聚,揽月追风……”
围观的人看了,不由地惊讶,原来不是作诗,而是写赋啊,这可不容易!
会上应邀之作,靠的是灵光乍现、偶有会意,正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所以大多都是篇幅短小的诗词,长篇大赋极少。
原因无他,会上饮酒喧闹、丝竹歌舞的不免打断思绪,难以成就长篇。
若是好不容易灵光一闪有了好句,开篇华彩四溢,后文却备受干扰或是思维枯竭无以为继,使得文章最后流于平庸,不免可惜。
“逸兴遄飞,挟飞仙以遨游;经天纬地,开万世之太平……”
喧嚷的揽月楼渐渐地变得安静起来,只余琴师轻拨古琴,袅袅如潺湲的溪水叮咚流过,让人的也跟着一下子沉静起来。
……
正当大家沉浸韩彦笔下的美妙风光、昂扬意气中时,突然有人自揽月楼外冲了进来,双手捧着一张薄薄的纸,激动到难以自持地连声道:“好词!好词!真是一首绝妙好词啊!”
“什么词能比得过韩魁首的这篇赋文?你不要大惊小怪,打断了韩魁首的思路!”有人不悦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