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开通互市也是韩彦等人所望,之所以先前一直悬而未决,不过是因为朝中有人阻挠罢了。后来韩彦听从舒予的建议,故意放纵那些人明里暗里地阻挠此事,又表面上做出一副不得不屈服的模样,惹得脱欢着了急,再加上镇国公从边关传来的瓦剌各部蠢蠢欲动的折子,脱欢不得不主动在两国名分上有所退让,却一力坚持开通互市的要求。
韩彦见状,便顺水推舟,同意了脱欢提出的交换条件。
大事已决,小事进行得自然更是顺利了。
等到各项条款都商议妥当,脱欢也不敢再在京城耽搁下去,立刻辞别了康平帝,快马加鞭、日夜兼程地赶回瓦剌去了。
韩彦派人一路“护送”,又提前知会镇国公在辽东严阵相迎,一直到脱欢一行人“安安稳稳”地回到了瓦剌,这才作罢。
至于京城,当然也要好好地暗中梳理一番,免得脱欢借议谈之机安插眼线,以图谋后事。
小心无大差,还真被韩彦找出来了几颗“钉子”。
这些人有的是瓦剌的行商,有些却是大周朝廷内不起眼的小官吏,为了财利,他们便私下里答应了这等通敌叛国的勾当。
韩彦对此严惩不贷、绝不姑息,以儆效尤。
一时之间,朝野上下清肃。
谢之仪跟韩彦私下里商量道:“脱欢可以在京城埋下钉子,咱们也可以在瓦剌安插眼线,制造事端,正好回击他这等无耻行径!”
韩彦摇头正色道:“不可!”
谢之仪不解问道:“为何?”
“今时不同往日。”韩彦解释道,“眼下两国都需要和平之机以休养生息,更何况开通互市更需要和平的环境才能获得成效,否则不但无益,反而是极大的隐患给了对方轻易攻入的可乘之机。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咱们需要了解瓦剌的情况,却不能在此时有所行动。”
谢之仪闻言了然,拱手笑道:“太傅大人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