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屏声静气的望着赵皓,等待着他的回答。
如果赵皓不同意,蔡京再多的理由,也许只是白搭,谁叫赵皓是当今第一宠臣。
金崇略、种师道、种师中、徐处仁等人紧紧的望着赵皓,眼神中很直白的希望赵皓拒绝,在他们的眼里,公子这么聪明的人,一眼便能看穿蔡京的圈套,自然不需要他们出声提醒。
赵皓望了一眼金崇略等人,心底里微微的叹了一口气,清了清嗓子道:“微臣唯陛下之命是从,但得官家调遣,前头纵然是刀山火海,万死不辞!”
刹那间,所有人都惊呆了,愣愣的望着赵皓,满脸不可思议之色,这一向看似精明伶俐的隆德郡公,为何会突然如此愚蠢?
一旁的蔡京笑了,虽然嘴角只是浮现出一丝微笑,心底里却在肆意的开怀大笑:竖子一向争强好胜,就连穿越千里辽地这种事情都当仁不让,何况只是带兵出征?
他认为自己掐准了赵皓的性格。在他眼里,赵皓就是不怕死的愣头青性格,认死理一头向前冲的那种,所以他料定赵皓必然会答应。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赵皓所想的,远远比他想的要多。
赵佶赞许的点了点头,在他心目中,这才像是他最宠信的心腹之臣,没有半点心机,否则必然会拒绝。
他又转向童贯问道:“道夫,你意下如何?”
可怜童贯被赵皓掐着三寸……大抵有四五寸吧,哪里敢得罪赵皓?而且看官家的意思也基本定案了,就算反对也无效。更何况他依旧是主帅,若胜了功劳少不了他的,万一失败,也多了个绝对重量级的背锅侠,这笔生意并不亏。
童贯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道:“但凭陛下调遣!”
赵佶再无犹豫,当即一拍龙椅,道:“好,便依老公相之意!”
蔡京轻轻的吁了一口气,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神色,望了望赵皓,眼中一缕杀机一闪而逝。
接下来,又为宣抚使副使一职,各方争议不休。
宣抚使副使,其实就是监军,监视宣抚使和都统制,随时向官家汇报一路的战况和军队动向,以防宣抚使和都统制蒙蔽圣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