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主开口了,也只能减去数十贯?”长乐似笑非笑地说。“你可知,若是宫中太后与皇后娘娘用了,宫中的娘娘们会不心动?”
她这话倒是和白素素说过的话差不多。只是白素素说的只是试探,而长乐在李钰面前说这话,似乎有那么一点的眉目。
冯梓苦着脸说:“非是草民不愿降价,只是每面镜子入货价便要一千五百贯。”
长乐打断他说:“那便一千五百五十贯。你转手便得五十贯,也赚的不少了。”她当然也知道冯梓说的入货价当然是虚高了。但她的身份不容许她想买菜大娘一般讲价。
冯梓心底笑疯了,却还是装着为难说:“既是太后娘娘与皇后娘娘要用的,那便依长公主。”
他听说过威尼斯制作出来的第一面玻璃镜比他带过来的要小很多,却卖到了一万多金币,那肯定是比一千五百贯是要高很多的。
然而他的成本却要比威尼斯后来制作出来的玻璃镜成本却要低得多。
制作平板玻璃镜不仅要两面光滑,还要纯平。那才是制作难点。而制作那样的玻璃需要用到不少的化学原料。比如纯碱。额纯碱可不是这个年代能大量制作出来的。
而他的镜子,每次回去,都能买一些,成本也不高,一面大概就是几百到一千块而已。而卖到一千五百贯,兑换无从等量,然而按照两个时代的购买力来说,那几乎是一本万利。
便是拿着铜钱按废铜价格卖,一千五百贯就是四五吨的铜,在现代时空也能卖几十万。怎么算他都亏不了。
而且他上次带过来的镜子可不仅仅是两面。小一些的,但装饰特别的他也带了不少过来。所以将那两面大的梳妆镜卖掉,也不会影响他的粹宝阁的生意。
李钰瞥了长乐一眼,暗责她给自己惹麻烦了。
就连他一个大男人对长乐那面孔雀镜惊叹不已,更不要说他后宫中的女人。大部分宫妃都能承受得起那样的价格。但是他对后宫管的相当紧,宫中用度皆是大内供应,但难免有人走后宫线路,给那些宫妃送东西。那会让后宫乌烟瘴气。
不过他也觉得那样的宝镜若是民间都用上了,而皇宫的的女人却还用着铜镜。那便就说不过去了。
他想了片刻,对冯梓说:“可有一些小一些的琉璃镜。价格最好便宜一些的。”
冯梓忙说:“有的,草民每两月可拿到十多面小一半的琉璃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