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第一批专利到期的时候,大明就可以将这些新技术推广开,造福百姓。
不过这件事被交给了工部,朱瞻基虽然跟工部天天打交道,却也不能掺和他们内部事务,所以这件事他后来就没有再管。
现在刘杰上门求教,虽然不合规矩,但是朱瞻基心里还是挺高兴的,因为他肯想,肯钻研,想进步。
朱瞻基不怕他做错事,只怕他不做事,得过且过,耽搁了大明的发展。
所以朱瞻基的态度和蔼了起来,亲手接过了奏章,扶着他的手臂说道:“员外郎请起。令曾祖学究天人,瞻基虽不得一见,却也敬佩不已。快快请起,待我看完奏章,再与你说话。”
刘杰不敢真让朱瞻基来扶,连忙从地上起来,半边屁股搭在了椅子的边缘。
朱瞻基打开了奏章,仔细地看了起来。..
刘杰这份奏章属于是工作汇报,与谏议奏章完全不同,没有那么多的格式讲究,华丽词语,也无需骈四俪六。
但是刘杰的这份工作报告却也写的文采斐然,将他遇到的问题用一种很古雅的方式阐述了出来。
不过,这让朱瞻基看的有些头疼,许多地方都要连蒙带猜。
他还不能问别人,一问就暴露了自己的短处。
不过,即便是这样,他也没有后悔自己没有学好古文,等他登基,除了文学方面,他一定要推行白话文,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让老百姓也都能听得懂,看得懂官府的官文。
还有就是标点符号,如今大明也有一些外国传进来的书籍,有了标点符号,不过,想要推广,却是不可能的。
首先这些标点符号还不成熟,其次,儒家就是靠垄断学术掌握话语权,他们是最不愿意老百姓都能懂文化的。
刘杰的奏章主要说了三个问题,一个是豪门,富商,大量申请专利,唯恐专利以后成为他们垄断学术,甚至是技术的武器,不利民生发展。
其次是大量的重复申请,让许多专利有交叉,导致了不知该将专利授予哪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