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从哪方面看,朱高炽都比朱棣容易忽悠的多。
在朱瞻基从西洋回来的时候,朝廷已经没有人还反对西征了。
武将们想着建功立业,文臣们希望朱棣跑的越远越好。
朱瞻基看着朱高炽神采飞扬的那张脸,想着他马上就要面临人生最大的打击,心生怜悯。
这也是他今日一改常态,表现的非常低调和沉重的原因。
朱棣要留他监国,他不可能说一开始一点也不知情。
身为人子,跟父亲争权,如果还表现的兴高采烈,那就太不像话了。
武将这边,站在首位的张辅表现的很平静。
从朱棣坚持将他留在京城,他就知道朱棣绝不会按照所有人的期望来行事,他就是喜欢让所有人出其不意。
朱棣要让太孙监国,前几日已经跟他专门说了,让他留在京城辅佐太孙。
一开始,他知道的时候也是惊讶朱棣的大胆,但是后来想想,这才符合朱棣的性格。
而且,在张辅看来,太孙也绝对比太子更适合监国。
只是苦了太子,这些年他一直想要做一个好太子,但是跟天才人物一样的太孙比起来,他还是差了许多。
姑且不论能力如何,光是论眼光,他就差了许多。
朝中有蹇义这样的丞相之才,有夏元吉这样的务实之人,有杨荣这样能干之辈,他都似乎看不见。
他重视的杨士奇倒还算懂些时务,却也不过是个眼高手低之人。至于詹士府养的那些人,各个吟诗作对,写八股文是个好手,但是有几个能做事的?
反观太孙,所笼络的人无一不是务实之人,各个都能独当一面。
就连自己,还不是也拜伏在太俗内地跟前。
他在右手第一位,正对着坐在第二层的太子,看到他那张神采飞扬的脸,张辅想的却是等会他惨然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