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跟过来不少村民,都是好奇别家瓜地收成的。
和秦瑶种的瓜不太一样,村里大多数村民的瓜地都没有太用心照料,瓜小且不圆。
说起来也不是村民偷懒,只是主要任务还是种植黄豆、稻子等主要食用作物,留给瓜地的精力不可能太多。
这几家的西瓜切开后,大多是淡粉色,品相很不好看。
万幸还有些甜滋味儿,也比寻常红枣和黄梨要多汁些。
老宅那边的料理得还不错,外表一般但瓜瓤是红色的,汁水也多且甜度适中。
一路往深处去,秦瑶对今年刘家村的西瓜收成已经不抱太大希望。
没想到走到半山坡,被一个大西瓜绊住了脚。
低头一看,比她家地里的瓜还大个,有现代篮球那么大个,而且长得圆溜溜的。
如果不是刚刚在山下见过那些歪瓜,秦瑶都不信这是自己给出去的瓜种能种出来的。
“这是哪家的?”秦瑶指着脚下这个西瓜,转头询问身后跟了自己一路的几家村民。
一个穿着破麻衣,衣长勉强盖过腚,下身围着草编围裆,头发乱糟糟,赤着脚的男人走了出来。
这人秦瑶认识,是村子最里头山窝窝那户,人叫刘粪蛋,二十七八岁。
秦瑶之所以记得他,实在是因为这位穷得稳定且突出,还欠着族里一百斤粮食。
他婆娘老早就因为家里太穷回娘家改嫁了,走时还带走了家里唯一值钱的三只陶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