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她为什么一定要怂恿宜妃抽他一顿的原因,先让他忌惮不敢去做,然后再慢慢找机会给他讲道理,将其往正道上引。
至少不能真眼睁睁地看着他走向历史的那个结局吧,年仅43岁就被幽禁致死,甚至是八爷党中最短命早死的一个皇子。
旁的不说,宜妃
待她是真的没的说,用她阿娘的话说,她怕是真怕自己当女儿待了,所以,即便安清一向不觉得自己能改变历史,这次也不得不试试,总归不能让她白发人送黑发人吧。
还有胤祺,他是这般重感情的人,若是让他眼睁睁看着亲弟弟走上那般结局,他就算能全身而退,想必心里遭受的煎熬也不会少。
人的感情都是处出来的,与刚进宫那会相比,安清这会的想法也发生了些转变,总要做点什么,尽人事听天命,就算真的无法避免历史的结局,也总归是试过了,不再有遗憾。
当然,安清今日这一出也是基于对两人的了解。
宜妃虽疼胤禟这个儿子,但却不会过分宠溺,说教训时那也是真下得去手,也正是因为如此,她也能镇得住这个儿子。
说实话,若是换成十四阿哥和德妃,安清还真不会如此。
小十四如今瞧着,才真的有点被宠坏的意思,之前她偶然路过永和宫门口时,听到他在那吵吵嚷嚷,话里话外都说他四哥不好的话,德妃竟然什么都没说,就这么纵容着他。
若是换成胤禟敢这么说胤祺,宜妃怕是早都揍人了,哪里还能容得他在那叭叭个没完。
不过,对于宜妃和德妃为何会如此不同,安清一开始也不太明白的,毕竟两人的情况太相似了,都是长子在不在身边长大,小儿子是亲自抚养的。
但后来在宫里待久了也听说了些,胤祺和四阿哥的情况暂且不说,就单从小九和小十四的区别来看,小九是宜妃的第二个儿子,虽然宠溺,但没隔多久便又有了小十一,所以,这大概也是宜妃没这么溺爱小九的原因之一吧。
但德妃不一样,在四阿哥和十四阿哥中间,她还有另一个儿子六阿哥,只是这个儿子在六岁时早夭了,然后两年多之后,她才再有了十四阿哥这个儿子。
所以,自打有了小十四后,德妃那便是眼珠子一般的疼着,生怕是再出了什么意外,从而不免在长子和幼子间有失偏颇了起来。
大概也就是因为德妃的这份偏心,才造就了日后四阿哥和十四阿哥虽为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却那般水火不容的局面吧。
思绪重新回笼,翊坤宫内,胤禟在对着宜妃好一顿保证后,这才被宜妃松口放他走。
瞧他离开时那一瘸一拐但又迫不及待的样子,安清差点没笑出声来。
宜妃也不傻,嗔了安清一眼,“这小九怕是上了你的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