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阳太后与夏太后亲自往嬴政宫中跑了一趟,不知祖孙三人谈了些什么。
待两位太后离开秦王宫时,她们对视一眼,眉宇间带着显而易见的喜意。
华阳太后随意寻了个由头,举办了一场宴会。
在宴会上,她与夏太后好生与嬴政秀了一番祖孙情。
没多久,得到华阳太后“襄助”的赵王偃终于求得秦国松了口,得以从秦国进口更多的宣纸、手纸与书籍等物。
常言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赵王偃又惯来爱享受,从秦国购买的纸张很快就不够他支使了。
他派人写信给姚贾,姚贾却一口咬定这纸张在秦国也是极为珍贵之物,他一介下臣做不得主。
赵王偃将主意打到华阳太后身上,也属实是病急乱投医了。
不过,他没料到,华阳太后的话,在秦王跟前竟然这般管用,立马就为赵国换来了十二车货物,其中四车为宣纸,六车为手纸,还有两车为书籍。
赵王偃最想要的其实就是那手纸,不过这些东西是他好不容易托华阳太后帮他调来的,他也不好说退回去。
于是,赵王偃只好比照着先前的价格,咬牙给秦国付了钱。
与此同时,给夏太后送礼的燕王喜与韩王然也得到了回报。
可不知是不是他们送的礼不够多,夏太后只为他们调来了半车书、半车宣纸与一车手纸。
也成吧,有得用,总比没得用好。只是,两位从未节俭过的君王,看着这些纸开始犯愁。
这么点纸,也不知够他们用多久。哎,看来他们还得勒紧裤腰带,请太后在秦王面前为他们说说好话……
楚国在得知这个消息后,立马去了封信给华阳太后,提醒华阳太后有好处莫要忘了母国。
华阳太后假意为难了一番,而后命人往楚国送了两车宣纸与三车手纸。
待楚国方面质疑她待赵国比待楚国还好时,华阳太后却道她已经尽力了。
赵国得的多,是因为人家出的价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