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鞅不仅对黔首们管头管脚,对官员及贵族们也管头管脚,剥夺了他们的诸多特权,限制了他们的自由。
也难怪许多人明知商鞅变法对秦国意义重大,却仍对商鞅恨之入骨。
当自身的利益受到侵害之时,又有几人能真正做到一心为公,毫无怨言?
李斯所变的新法放松了对黔首们的许多管制,却没放松对官员和贵族们的管制。
两相对比之下,秦国大臣与贵族们对李斯的印象自然好不起来。
哪怕李斯为人圆滑,在变法的过程中已经尽可能争取这些人的好感,也仍然效果有限。
毕竟,这之间的落差实在是太大了,他们甚至有种自己比不上黔首的错觉。
况且,李斯现在所变之法没有损害到秦国大臣与贵族们的利益,不等于未来不会损害到他们的利益呀。
他们可是听秦王透过口风的,变法不会只有这么一次,之后还会有第二次甚至第三次。
如今,秦王政视李斯如“商君”,而对于“商君”这类人物,秦国大臣们皆是心中尊敬,却难以与之亲近。
他们生怕哪一日,自己与自己所在的家族就成了李斯杀鸡儆猴的典范。
李斯在见到秦国的王公贵族们对待自己的态度之时,也只能露出一声苦笑。
其实,在他接下变法重任之时,就明白,自己多半要做秦王手中的一把刀,秦国朝堂上只忠于秦王的孤臣了。
可他总是不肯死心。
眼下,秦国大臣们的态度,让他不得不接受了这个事实。
好在目前看来,秦王对他还算倚重,没打算对他用过就扔。
李斯身边的书童见状,向李斯提议道:“老爷若是觉得孤立无援,何不去寻那韩公子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