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如今郭开深得赵王宠幸,位高权重,廉颇依旧不把郭开放在眼中,只当他是个巧舌如簧的小人。郭开怎么可能对廉颇有好感?
郭开逮着机会,自是要在赵王面前给廉颇上上眼药的。
“寡人知道!”赵王偃冷冷地道:“寡人知道,寡人上位没几年,还没什么拿得出手的功绩,所以他们看不上寡人。”
越是这样,他就越要做出些功绩来不可!他要让廉颇这样的老臣知道,他并非离了他们就不行!
就这样,乐乘接替廉颇担任本次攻“秦”主帅。
他知道廉颇是怎么下台的,自然不会违逆赵王偃心意。
廉颇当日甩脸子给赵王看,本是存了几分赌气的心思。
他见赵王偃说要让乐乘来替代自己,就当真找来了乐乘,这下才真恼了。
战国之时可没什么忠君爱国的说法,许多有才干的人都是合则留,不合则去。在这个国家得不到重用,换一个国家游说该国君王,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廉颇虽事赵数十年,却也没打算彻底把自己绑在赵国的大船上。
他紧咬牙龈,心中发了狠。既然赵王有眼无珠,不肯用他,为何他不能去别的国家试试?
他的功绩摆在那儿,总有国君有识人之明!
廉颇离开邯郸,前往魏国大梁的那一日,恰逢“秦”赵开战。
他莫名对那支“秦军”有些在意,因此停下了脚步,远远站在一边旁观。
然后,他看到了一副惨烈无比的画面。
赵王的准备时间多了两日,又多召集了两日的士兵,最终抵达邯郸的士兵共计十万人,与“秦军”相当。
这十万赵国兵卒在乐乘的带领下,雄赳赳气昂昂地冲出了邯郸城,将“秦军”打得节节败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