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流行歌曲我还是有点认识的,以后具体业务那块儿,我可以负责。”孙朝阳对这事还是有把握的,毕竟是个穿越者,未来几十年什么歌红,什么歌手前途无量,没有人比他更清楚。能够清晰地把握到市场走向,相当于开了个巨大的金手指。
听孙朝阳答应,蒋见生很兴奋,不停吸烟,在办公室里走来走去,一刻也停不下来。
这个温州的商人,一旦有了好的商业构想,就好像吃了西班牙苍蝇,陷入躁狂。
蒋见生的意思是成立一个和太平洋影音类似的公司,挂北京地方台的牌子,他父辈那边的关系还在,应该会搞定的。那边要占四十九的股份,蒋见生拿三十,孙朝阳占二十一。
所有资金由蒋见声和孙朝阳各出一部分,豪赌一把。
虽然是股份制,虽然自己和蒋见声持股比例小,但孙朝阳并不担心将来在产权上和地方台扯皮。
像这种文化企业,最大的资产是知识产权,也就是他孙朝阳。
没有知识产权,公司就是个空壳,一文不值。
孙朝阳忽然问:“老蒋,我现在住的四合院多少钱一套?”
蒋见生:“朝阳你要买房子吗?也是,以后你会长期呆在北京,是应该有自己的房子,老租也不是办法。买什么四合院啊,得住大楼房,宽敞明亮。四合院又脏又破,跟农村屋一样,没啥意思。”
孙朝阳正色:“四合院看起来是破,但我就喜欢那种古典韵味,你也别废话,说价格。”
蒋见生“也是,文人嘛,都喜欢那种味道。那院儿虽然小,但地段好,距离故宫没几步路,生活方便。主人家出国了,等他回国的时候我帮你问问。我估计也不贵,也就一两万块,你一本书的稿费就够了。还别说,你倒是提醒了我,等有钱了,咱们兄弟一人买一套王府。”
孙朝阳眼睛大亮:“多钱?”
蒋见生:“别管多少钱,如果唱片公司的事情弄好,唱片大卖,有钱了什么都买得到。我算是把这个世道看清楚,未来是资本的世界,资本的力量无人可以抗拒。”
两人聊完天,蒋见生约的报社记者们来了,分别对孙朝阳和史铁森做了专访。
老铁身残志坚,天生就自带噱头,属于新闻学中的典型人物和不典型的人生经历。而且,他最近几个月进入了创作高峰期,一口气在省级含省级纯文学刊物上发表了十几篇散文和短篇小说,现在你只要打翻开一本杂志,很容易就能看到史铁森的名字。
这哥们儿是今年文坛上的一大发现。
大史为人谦和,跟记者配合度也高,很得他们好感。
孙朝阳竟然被老朋友抢了些许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