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笔,是规整的行书。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涂穷,死灰吹不起。”
“黄州寒食帖”
姜祁认得出这是什么帖子,身为历史生,要是连苏轼的代表作都认不出来,那就太离谱了。
这是苏轼中期的书法风格,重在圆劲二字。
就在姜祁体会过苏轼书写黄州寒食帖的过程之后,已经做好了再次转场的准备。
然而这一次,姜祁眼前出现的场景,让他愣了一下。
入目是一片的黑暗,上不见天下不见地,姜祁就这么悬浮在半空中。
而面前出现了一个人。
高冠博带,留着长须,虽然看起来是未老先衰的样貌,但眉目之间依旧能够看到年轻时的英俊秀气。
尤其是这个人的眼睛,明明能够透过他的眼睛看出,这个人已经很累很累,很久没有睡过一个好觉,而且在心里装着太多的东西。
但即便如此,依旧能够在他的眼睛中看到一缕光,透着开朗,豁达,让人一看就不自觉的轻松了下来。
“苏子瞻见过小友。”
那人微笑着,缓缓的拱手行礼,而后抬头笑道:“熊掌的味道不错,为在下生平仅见,食肠大慰。”
姜祁先是愣了一下,而后反应了过来,拱手还礼道:“姜祁见过.苏前辈。”
“前辈满意就好。”
“劳烦小友费心了。”